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49年2月,國民黨海軍主力艦“重慶”號巡洋艦在艦長鄧兆祥的領導下集體起義,蔣介石聞訊氣得半死,遂派飛機轟炸“重慶”號,全艦官兵555人,自沉軍艦後經瀋陽抵達安東(丹東);不久,國民黨海軍“靈甫”號官兵74人由香港來到安東。中央軍委十分重視這批起義的海軍官兵,為儘快建立人民海軍,同年5月在安東建立了海軍學校,鄧兆祥為校長,朱軍為政委。8月,華東軍區也在南京創辦了華東軍區海軍學校,張愛萍任校長兼政委。
解放戰爭開始至建國初,我軍已陸續建立了各種型別的技術學校,主要的有:炮兵學校、通訊學校、工兵學校、防空學校、坦克學校、防化學校、汽車學校、高射炮學校、軍需學校、測繪學校、工業專門學校和醫科大學等。各大戰略區所轄的二級軍區、三級軍區及四級軍區也都先後建立了教導團、教導營、隨營學校、軍政幹校等機構。各野戰軍也大多建立了隨營學校和軍大分校,各大軍區還辦起偵聽等特種技術學校。
上述各種軍事教育機構的建立,培養了一大批指揮和技術幹部,為解放戰爭輸送了大批人才,也為新中國的建立和人民軍隊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粟裕在充分掌握全軍院校情況之後,與聶榮臻、肖克等軍委領導同志專門討論院校的問題。他們一致認為,自從1950年劉伯承司令員在南京把軍事學院辦起來,全軍有了培養高階指揮人員的高等學府,我軍的院校工作也有了學習的榜樣。要很好總結南京軍事學院在堅持毛主席的軍事思想,辦好學院方面的經驗,指導我軍院校的建設工作。當前我軍院校的薄弱環節是各種技術學校,它們大多屬於中等專業學校性質,數量多而質量不高,沒有典型的好學校。有的學校領導和師資力量不強,規模也不大,對於培養現代戰爭條件下的高階技術人才,是難以勝任的。
朝鮮戰爭爆發後,斯大林曾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中國應該建立一所綜合型的高等軍事工程技術大學,專門培養高階軍事技術人才,以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非常重視這個建議。陳賡生前曾多次向哈軍工的領導同志說起過這個“斯大林的建議”。
聶榮臻和粟裕在周恩來的支援下,決心把“斯大林的建議”付諸實施,迅速著手組建軍事工程方面的綜合大學,這所大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能夠使用和維修現代化武器裝備的工程師,以後再提高到設計和製造的高度,使它成為我軍培養各軍兵種高階軍事技術幹部的搖籃。粟裕專門找蘇聯駐中央軍委副總顧問柯托夫將軍商量過,柯托夫對籌建這樣的大學極表贊成;之後粟裕又向周總理當面彙報,總理的態度自然十分明確。
1952年3月18日,一份書寫的總參報告擺在聶、粟兩人的面前:
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
朱、周、林副主席審閱後報
主 席:
兩年多以來,我軍各特種部隊發展甚快,成績亦大。其裝備正日益增加和複雜。惟在技術上面遠落後於部隊的發展和不能滿足部隊的要求,以致屢次造成不應有的損毀,以空軍來說,不僅在夜間及惡劣氣候不能起飛應敵,且因操縱不良致空中停車或編隊互撞等原因而發生事故者甚多,重則機毀人亡,輕則飛機報廢不能修復。艦艇、戰車及各種火炮和工兵機械等機件發生故障後,不能及時修復而影響戰鬥,甚至根本不能修理。雖然某些較複雜的修理技術有蘇聯專家熱情幫助,但長此以往,則勢必影響特種兵部隊的建設和質量的提高。且各特種兵武器的供應,不能長期依賴蘇聯的幫助,必須從建設國防工業、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上著手,求得逐漸能夠自己修理與裝配,以至於將來培養起軍事工業設計工程人才。為此,曾經兩次和副總顧問柯托夫同志研究,認為有即著手建立軍事工程學院(在人力、財力、物力上較各特種兵自辦技術學校更經濟)藉以培養軍事工程技術幹部之必要。前曾面報周副主席,並蒙原則上同意。茲將研究初步結果所擬方案報告如下:
txt小說上傳分享
2 朝鮮戰火 中國亟須軍事工程師(7)
一、 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設院長、政治委員各一人,為全院首長,另設副院長三人,以分別主持掌管關於學術研究,部隊掌管及物資技術保證等工作。
二、 院部下設訓練部、政治部及若干處,另轄:炮兵工程系、裝甲工程系、普通工程(工兵及通訊)系、空軍工程系、海軍工程系等五個系,系轄若干科,每科設二、三班,每班十五至廿人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