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包軟白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本大明一布衣正文卷第二百零七章昨日黃花和一年之期對於剛剛經歷了皇帝復辟帶來了的清洗的大明朝臣來說,天順元年的朝局讓他們突然之間無所適從了。
煊赫一時的忠國公石亨,因謀反事被皇帝下旨捕拿關押,這可是當初皇帝復辟的最大功臣啊,難道這才短短數月,就已經到了兔死狗烹的地步了麼?
朝廷裡一時人心惶惶,多少人因為和石亨有干係的人,就在他們的親眼見識下,再一次遭到一次大的清洗,不少官員甚至早上去自己衙門之前,都得和自己家人做一番道別,誰都不知道,自己早上這麼一走,晚上還能不能回來。
至於在家中被破門而入的錦衣衛或者是東廠番子們捉拿的官員,那就更多了,當初是童謠傳唱的“石三千,龍八百”,還真說不是一句玩笑話,朝臣之中和石亨之間有牽連的官員,實在是太多了。
而有些聰明人,自然也看到了,這個時候可是一個打擊自己政敵的好機會,於是,原本可能和石亨沒什麼關聯的人,也會被扣上一頂“石黨”的帽子,於是乎,朝野上下,除了少部分人在得意,大多都是慼慼然,惶惶然。
而在這期間,沂王被立為太子的事情,反而沒有引起朝臣們多大的反響,在他們看來,沂王被立為太子,而且是被複立為太子,是鐵板釘釘的事情,根本不用考慮。
充其量是想一下是什麼時候被立為太子的事情而已。
倒是有些投機之徒,這個時候才想起來去攀附太子的高枝,可惜的是,從一開始到現在,太子的高枝就不是那麼好攀的,此刻太子名份已立,東宮裡秩序景然,各司其職,這個時候想見太子一面都不容易,更不要說被太子所用了。
而東宮一立,宮裡就有旨意傳出來,內閣每日送交宮內的文書摺子,都要送東宮一份,供太子審閱批覆,雖然太子的審閱批覆,未必就是最終的結果,但是,太子的權柄之重,已經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得到到了。
這分明就是太子監國的架勢啊,哪怕如今皇帝依然還在宮中。
不過,連續幾次大朝會,皇帝都只是簡單的露了一面就走了,宮裡有訊息說,皇帝最近染了風寒,需要靜養,以後參加朝會的日子,怕是就更少了。
在大明,永遠都不會缺做官的人的。
就如同韭菜一樣,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割了一茬又一茬,總會有新的會長出來。
因為石亨一案被牽連的官員空缺出來的位置,很快就被大量的官員補上來了,而沒了石黨一脈在朝廷搞風搞雨,所有的官員赫然發現,原來至始至終,大明的中樞都是在內閣啊!
於是,幾位內閣大學士的門前,變得異常的火爆起來,就連新進內閣,尚且沒有被授大學士的商輅商閣老,也是每天門前車水馬龍,他都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之間就冒出了這麼多的同年同鄉門生什麼的,當初他在南鎮撫司大牢裡苦捱著日子的時候,這些同年同鄉門生們,可是一個都不見的啊!
許白也升官了!
錦衣衛指揮僉事,署南鎮撫司。
當然,這個指揮僉事也就是一個虛職,對於錦衣衛北鎮撫司那邊的人,許白肯定是使喚不動的,一個署南鎮撫司就將他的職權死死的限定在了南衙這邊。
不過,許白可並不在乎這個!
而趙虎臣,也如願以償的成為南鎮撫司的鎮撫了,實際上,現在的南鎮撫司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趙虎臣在做主,而許白領著一個指揮僉事的頭銜,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呆在東宮。
如今南衙這邊的錦衣衛,尤其是當初的那些老人,可是不少人都有著東宮的侍衛牌子的,雖然按照規矩,東宮這邊,朝廷特撥了一衛護衛,但是,在太子身邊,永遠都是這些南衙出身的近衛。
而許白,自然是太子的侍衛統領了。
林七筠的鋪子,在一個月前,也悄無聲息的開張了,是一間商行,南貨北貨甚至番貨什麼都賣,用林七筠的話說,就是什麼賺錢就做什麼。
如今自家主人是太子跟前的紅人,她要是這個買賣還做的不能火紅,那她可以買個豆腐撞死算了。
許白沒太關心鋪子的事情,不過,百里父女到了京城之後,他直接將這兩父女打發到自己這個商行裡去了,去盯著林七筠也好,去幫著做生意也好,反正這兩父女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做,要不然人閒下來,沒事都能找出事情來。
太子賞賜的宅子在西城,是以前一個吏部郎中的宅子,後來犯了事情,宅子就被查封了,幾經輾轉這宅子成了王府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