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扣民夫糧餉,楊廣又是個急功近利的主兒,每每工期都催逼得很急,所以,基本上每次徵丁,都要累死近半的民夫。百姓不堪重荷,全國各地落草為寇者隨處可見。
兩年前,楊廣命人抽調全國兵馬到涿郡之時,規模較大達萬人級別以上的造反派就已經有河北竇建德、長白山王薄、瓦崗寨翟讓等,至於那些幾百數千人規模的亂匪,則多如牛毛,難以計數。
經過這將近兩年的發展,各地叛亂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滾雪球一般地擴大,多者已經高達十餘萬了,並開始四處攻城略地侵掠州縣。
國事破敗如此,楊廣卻猶自執迷不悟,尚且沉浸在自己身為天朝上國一代明君的幻境之中,不但不思平亂,反而繼續窮兵黷武,再次把把目光瞄準了高句麗!
當然了,這也與大隋此時神奇的朝堂架構及忠臣缺失有關、
自從楊素死後,大隋的朝堂,便不再是左右僕射主政了,而是改由納言蘇威老頭、吏部尚書牛弘老頭、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老頭、左驍衛大將軍張瑾老頭、黃門侍郎裴矩老頭、御史大夫裴蘊老頭,內史侍郎虞世基老頭,七人共同參掌朝政,時稱“選曹七貴”。
這七個人裡面,吏部尚書牛弘老頭是個正直無私一心為公的角色,可惜一年多前病死涿郡。
至於剩下的那六個人“貴人”,貌似就沒有一個是一心為國的忠臣良將!
宇文述老頭是個財迷,見錢眼開,為了幾吊錢的地租都能滅了自己妹夫全家,這樣的人,即便是對大隋忠心,其可靠程度也頗值得懷疑!
納言蘇威老頭同樣人品不堅挺,任人唯親、奸猾無比,雖然打理朝政時還算兢兢業業,可挖起大隋的牆角來那也是毫不手軟!
左驍衛大將軍張瑾是個打醬油的,沒啥主見,也沒啥功績,當然了也沒犯過啥大錯,純粹屬於混吃等死的主兒!
這張瑾雖然和宇文述老頭同級為官,可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