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95年11月1日,而前一天就是張朝陽31歲的生日。
儘管想來不大可能,但張朝陽堅持認為,他回國創業的第一天,即1995年11月1日,北京是下著雪的。也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張朝陽的回憶如此寒冷。
張朝陽是個文學青年,此時的他仍保留著閱讀小說的習慣,他最喜愛的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和張承志的《北方的河》類似這樣能展示自己純情一面的小說。張朝陽曾騎著腳踏車去看後者書中寫過的永定河。之後張朝陽的敏感、自省,他的英雄主義情結都能從中找到根源。
正是這份過分的自省讓張朝陽在很長時間內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的人。
1981年,17歲的張朝陽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他的理想是做一個陳景潤式的人物,關在只有一盞小煤油燈的屋子裡解數學題,一整天只吃一個冷饅頭。1986年,22歲的張朝陽考取了李政道獎學金,可以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讀物理,但卻突然間發現自己沒有了目標。東遊西蕩地混完了在清華的最後一年後,他來到美國。
到美國後,張朝陽變得非常反叛,開始恣意地、甚至有些放肆地享受他的青春。他在銀行裡從沒有存款,但他要買車,而且一定得是敞篷車,開車路過商店時會來個急停調頭,進去買一副墨鏡戴上。穿衣服一定要穿POLO,甚至他還梳過Ponytail(馬尾)。1993年張朝陽在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留校做博士後,繼續狂放不羈。
1995年7月,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