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兒回來說,唐家受過高家之恩惠,可否講與本宮聽聽?恩師從來就為善不為人知,做弟子的卻仍想多知道一些師長的高義。”長公主點頭,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老太師可以說是救了民婦一條命的。”唐夫人輕輕嘆息了一聲。唐夫人倒也不很介懷,這在他們夫婦看來,原本也不是什麼可隱瞞的。(未完待續。)
ps: 今天噹噹做活動,然後終於可以把一直存在購物車裡的書,一次買下了。不過問題是,我怎麼帶回家呢?還有,我沒搶到券,然後有幾本三百多的書,我就沒法買。哭死!順便說,其實也沒便宜多少,之前那書打折最狠時,只比現在貴二十塊。
第136章 高唐之淵源
第二更
唐夫人說起來,也是命運多舛。從小家境普通,若不是與高家同鄉,他們一家只怕過得更差。高家那個鄉里都是讀書人,兩百年高家的傳承下來,同鄉這裡就沒有不讀書、不認字的人家。也正是這樣,這裡也算是同縣之中,最安穩、富庶之地。
原本一切也都好好的,問題就出在她的親事之上。她十五歲定親,兩家都是讀書人,對方雖不算是才子,卻也是肯讀書,肯上進之子。雙方父母都挺滿意。原本在一切都準備好了,她那倒黴的未婚夫竟出意外身亡了。
原本她才是受害者,但高家不是迂腐之輩,教出的鄉鄰自然也不是。定了親,對方死了,唐夫人的孃家也就不糾結這事是怎麼發生的,忙送了奠儀,等著男方七七之後,就準備退了聘禮,好給女兒再覓良緣。
結果唐夫人之前的夫家,竟說什麼讓唐夫人抱雞成親,為他們家兒子守節,還說這是應有之禮。
唐夫人孃家自然不幹的,唐夫人都沒見過那位未婚夫,只不過兩家大人都是讀書人,覺得門當戶對的都是很講禮的人家,才會結為秦晉,沒曾想會惹出此等事端。當時鬧得最兇時,那時的唐夫人都想好了,若真的非要逼她上轎,她就三尺白綾把自己吊死在夫家的門楣之上。
兩家正鬧得不可開交時,老太師帶著子女回鄉安葬老夫人。唐夫人的爹跪求老太師來做主。老太師問明瞭原委,溫和的請了唐夫人夫家的家主過來。
老太師是讀書人。也教了一輩子的書,在這十里八鄉里,老太師是有至高無尚的地位。他請。對方真不敢不來。也知道老太師若偏向了女家,他們也無法,都是帶著唐夫人的庚帖去的。其實那也是知道,大勢已去。
老太師他沒有以勢壓人,只是一條一條的解釋周禮大義,告訴那位,在禮記之中。沒有一條是要女子未婚守節的。
而且周禮也認為,女子應該為國家而開枝散葉的。現在把一個年輕的女孩關在暗室之中,是對國家。對家族的一種極端的浪費。
老太師一句暗示性的話都沒有說,都是溫和的在跟對方說著道理。那家也是讀書人,不過是迂腐加之被人說動,說什麼一個貞潔牌坊。可以為家族帶來多少利益的話。現在老太師溫聲的勸說。又看到鄉鄰那怒目相待,也知道,再爭執也是沒有意義的,留下庚帖,帶著當初的聘禮就離開了。
老太師卻還是勸唐夫人的父母,還是帶著唐夫人離開此地為好。縱是現在人家還了庚帖,但姑娘再覓良緣也只怕頗有阻礙。還特意寫了一封信給另一地做地方官的學生,讓唐夫人一家投奔而去。
而唐夫人也就是在那裡遇到了現在的丈夫。唐家的家主唐成。成婚之後唐成覺得老太師也算是對他們夫婦有大恩之人,趁著到京城行商的機會。投了拜帖,求見老太師。
老太師知道他是當年那位女孩的丈夫很是高興,問了他很多事,知道他行商,也沒有輕視於他。給了他很多書,告訴他,為商者並不卑賤,卑賤的只是個人的人品。
那時唐家還沒有開始販馬,唐家最早其實就是做首飾的。正好高洋回家,把唐成介紹給了一位馴馬師。從此,唐家開始了養馬、販馬生涯。這也就是為何唐夫人說,老太師與她是有救命之恩的原由。若無老太師的相助,她在二十多年以前,說已經死了。
“恩師就是這樣,無論對誰都寬仁以待。不過師兄總是這麼自說自畫,讓做首飾的人去販馬?”長公主啞然失笑。
做首飾和販馬能是一回事,做首鉓,有原材料,有好師傅就成了。但是販馬,就真是用命在拼了。好在唐家是做出來了,不然,真是恩人變仇人了。
“其實那時唐家生意頗為慘淡,縱是當時地方父母是老太師之弟子,也不好偏頗太過。老爺當時進京行商,其實也是想向太師求助。看看是舉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