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弧1號機方向約三分之一處!〃
我和張彬都渾身一震,立刻伏到舷窗上向後望去。就這樣,他時隔30年,我時隔13年,再次見到了決定我們一生的球狀閃電。
那個球狀閃電呈橘紅色,拖著一條不太長的尾跡,在也空中沿一條變幻的曲線飄行著,從那飄行的軌跡看,她完全不受高空中強風的影響,似乎與我們的世界不發生任何關係。
〃各機注意,與目標拉開距離!危險!〃林雲大喊。事後我真佩服她的冷靜,我和張彬這時已經完全呆住了,不可能再想任何別的事。
兩架直升機相互分離飛行,隨著距離的拉大,電弧很快熄滅了,沒有弧光的干擾,球狀閃電在夜空中顯得更加清晰,周圍的一片薄雲被它的光映成了紅色,彷彿一次微型的日出。這被人類激發的第一顆球狀閃電在空中緩緩飄行了約一分鐘,突然小時了。
返回基地後,我們立刻把超導電池充電,然後重新起飛,這次飛行剛進行了15分鐘,就激發了第二顆球狀閃電,到50分鐘時,激發了第三顆。最後這顆色彩很奇特,呈一種怪異的紫色,它生存的時間也特別長,有6分鐘之久,這使我和張彬都能細細品味夢幻變為現實的感覺。
再次在基地降落時已經是午夜,我、張彬和林雲在基地這一片草地上,直升機的螺旋槳完全停轉後,夏蟲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使夜更顯得寧靜,單藍的夏夜星空在蒼穹中照耀著,似乎是真個宇宙專為我們三人亮起的無數盞明燈。
〃我終於喝到那酒,此生足矣!〃張彬說。林雲莫名其妙,我卻立刻想起了他給我講過的那個俄羅斯故事。
他接著說:〃不過,這也是大氣物理學推出球狀閃電研究的時刻,它是基礎得多的東西,不是我們這些搞應用科學的人能理解的,你們真該請超人了。〃
雷球
首次搜尋成功之後,我沉浸在前所未有的狂喜之中,眼中的世界邊的嶄新而美麗了,似乎開始了一個新的人生。許大校和林雲卻在興奮中多了一點茫然,因為對於他們的目標而言,只走完了萬里長征第一步。林雲說過:〃你的終點就是我們的起點。〃這話不太準確,但也說出了一定的實情。不過我的終點現在也還很遙遠。
飛行員們談起球狀閃電時,都管它叫〃雷球〃,這也許是受那部同名的007電影的啟發。以前國內雷電研究領域有人把它叫〃球雷〃,但〃雷球〃這個稱呼還是第一次,比起以前的名字它簡潔而傳神,更重要的是,現在我們知道,這種東西被稱為閃電是不準確的,所以這個名字很快被大家所接受。
在取得了第一次突破後,我們前進的步伐就停滯了。我們只是不停地在空中用閃電激發雷球,最多時一天可以激發十多個,但對它的研究手段卻少得很,只能使用各種遠距離探測儀器,如各種波長的雷達、紅外線探測器、聲納、頻譜儀等。進行接觸式探測根本不可能,連對雷球接觸過的空氣進行取樣都不可能,因為空中風速很高,那些受影響的空氣瞬間就被吹散了。結果半個月下來,我們對雷球的瞭解並沒有進展多少。
但林雲的失望表現在另外的方面,在基地的一次例會上,她對我說:〃球狀閃電好像沒有你說的那麼危險,我至盡沒看它有什麼殺傷力嘛。〃
〃就是,〃一名直升機駕駛員說,〃這些軟綿綿的火球能作為武器?〃
〃你非要看到有人被燒成灰才滿足?〃我沒好氣地問。
〃不要這麼說嘛,我們的目標畢竟是製造武器。〃
〃對於球狀閃電,你可以懷疑它的一切,惟獨不必懷疑他的殺傷力!如果你們稍不注意,它很快就會滿足你們的願望!〃我說。
許文誠大校支援我的意見:〃現在,在工作中有一種危險的傾向:對安全越來越忽視,觀測直升機與目標的距離多次小於規定的50米。有時甚至接近到20米!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我要提醒機組人員,特別是飛行員,以後再接到靠近雷球小於規定距離的指令,應該拒絕執行!〃
誰也沒有想到,我那不詳的預言,在當天晚上就實現了。
在白天和夜裡對雷球的激發機率是相同的,但由於雷球在夜空中的視覺效果較好,所以多半的激發試驗都是在夜裡進行,這天夜裡,激發了6個雷球,對前5個成功地進行了探測,探測內容主要包括雷球的執行軌跡、輻射強度、頻譜特徵、消失點的磁場強度等。
在對第6個雷球進行接觸探測時,事故發生了。當這個雷球被激發時,探測直升機謹慎地靠近它,並沿著它飄行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