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被捲入了亂流,又彷彿是經歷著一場地震。攢刺的力道盡消,若不是王羽的力氣夠大,恐怕連長槍都要脫手! 暗勁? 一個名詞在王羽心頭閃過。 最早向他提及這個術語的,是方悅,後來在和關、張的切磋中,他又切身體驗過。不過,他怎麼也沒想到,呂布的暗勁竟然能達到這種程度。 太恐怖了,簡直跟武俠小說裡的氣功差不多了。 這真是人體能做到的嗎? 難怪呂布用的兵器是畫戟呢,想發揮這種暗勁的功效,功能龐雜的畫戟,無疑是最佳選擇。 心念電轉,只在剎那之間,實際上,留給王羽思考的時間短暫之極! “槍還不錯,卻也不過如此!” 格開了王羽最強勢的一擊,畫戟的力道卻仍未盡消,攜著餘威,畫戟直接順著槍桿,橫掃王羽! 王羽的雙臂都被呂布那一戟中蘊含的暗勁震得發麻,正在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哪裡還擋得住這一戟? 他當下更不遲疑,腰上用力,使了個鐵板橋的功夫,仰面向上,躺在在馬身上。同時,左手棄槍,一顆飛蝗石從袖管滑出,右手在槍桿上輕輕一推,長槍在戟杆上一繞,轉了個方向,斜斜的划向呂布。 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其時,二馬已經交錯而過。 面對這出其不意的一招,呂布終於動容。 王羽的槍勢雖猛,對他來說卻遠不夠看;王羽的力量對付雜兵可以所向披靡,但跟呂布完全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更別提王羽的使力技巧雖然不錯,但他根本不懂暗勁,正面對撞,他完全落在下風。 不過,王羽身上也有讓呂布感興趣的東西,那就是他那些隨機應變的怪招,比如這招棄槍反刺,再如交錯而過時,奔著他後腦勺襲來的那顆飛蝗石! 有意思,不枉自己跑這一趟!
………【第六十六章 激戰大河畔】………
“鏘!” 畫戟一顫,長槍飛上了天;頭微微一偏,暗襲的飛蝗石落了空。 呂布帶馬迴旋,揚聲長笑:“有趣,很有趣!再來!” 說罷,他反身殺了回來。 雖然沒有明確的規矩,但這個時代的馬戰,大體是和春秋時的車戰差不多,即所謂的回合戰:對沖交鋒叫合,交鋒之後互相錯開叫離,掉頭重新衝鋒叫回。 用這種方式對戰,分勝負的效率很高,因為這純粹就是速度和力量的對撞,兇險異常,很難取巧。 透過第一回合的較量,王羽已經徹底明白了差距所在,正面比拼,他完全不是對手。取勝什麼的,已經不是主要問題了,現在要做的是,儘量保住小命,等待援兵來匯合。 為了預防類似的意外,他出發前,特意當著公孫瓚的面,點了劉備的名。劉備來了,關、張自然也是要跟著的,關張加上自己,三英戰呂布,恐怕也只有這樣的陣容,才有可能打敗呂布。 但光指望援兵是不現實的。 此刻援兵連影子都沒出現呢,呂布卻近在咫尺,如果抵擋不住對方的猛攻,就算改變主意逃跑也是來不及的。另外,呂布雖然也是孤身出現,但很難想象幷州軍沒有接應。 想到傳說中的八健將,王羽也是一陣頭疼,雖然不至於八個人一起到場,但只要來他三四個,再加上些護衛,就和劉備兄弟率領的先頭部隊勢均力敵了。 呂布只是驕傲,幷州諸將也不是白痴,怎麼可能任由敵人隨便圍攻主將? 所以,想保命,還得靠自己。 只是這一次不能再用正面對沖的戰法了,而是用自己更擅長的,也就是呂布覺得有趣的那種。 其實,王羽先前沒有認真想過,原來他用的格鬥技,會自成體系。 在他幾十年的嚴格軍事訓練裡,有句話就是甚麼東西都可以作為武器,攻擊手段也沒有限制,只要能威脅到對手,什麼手段都可以用。 正如暗勁氣功這種東西,讓王羽感到驚異一樣。類似無差別格鬥這種王羽司空見慣的技巧,對這個時代的武將來說,同樣很新鮮。 倒不是這個時代的武者墨守成規,只拘泥於學過的套路招式,而是王羽這些招數,看似信手拈來,不成章法,實際上卻是天馬行空,另成體系。 就拿他在孟津之戰中,以步對騎,連殺四將的戰例來說。其實,不是王羽步戰的技巧有多強,關鍵是他施展的技巧,在這個時代相當罕見。 漢朝國力鼎盛,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不缺馬。所以,這個時代的武者,很少會有人專門去練習如何以步對騎,與其專門練習這些步戰的技巧,還不如好好修煉騎術呢。 在呂布、關張這樣的高人眼裡,王羽挑殺李蒙四將,並不稀奇,但他施展出的技巧卻很有意思。再加上各自與王羽對戰或切磋中的所見所感,使得他們對王羽的評價遠高出了他的真正實力。 這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威名大振,令敵人喪膽;問題則更多些,比如被呂布盯上,一聽到他的訊息,就興沖沖的殺過來,關、張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