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投降計程車兵編入金軍的軍事組織猛安、謀克中使用(三百人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普通人民則要趕到女真族的住地作為奴隸使用。
張覺事件表明被征服的人民是很反對這一野蠻政策的,金國的統治者吸取了這一教訓,以後再攻取新的地方後,基本上保持當地的軍事行政組織,利用它去統治當地的人民。這個政策的改變可能是張覺事件唯一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地方。
金兵攻佔了三州之後,覺得並不解氣,知道張覺必然躲藏在宋軍營中,便到燕京索要叛臣張覺。此時張覺已經改名為趙秀才,藏在郭藥師的常勝軍中,後來又轉移到軍械倉庫裡面。宋徽宗不敢遣返張覺,這個臉可丟不起,指示燕山知府王安中,推辭說不知道張覺逃到那裡去了。
金人當然不相信,態度很強硬地說張覺就在郭藥師常勝軍的軍械倉庫裡面,是每天做出入庫登記的趙秀才,如果宋軍不交出人,金兵就自己去捉拿,說得直白一些就是不給人就打仗。這下子可把王安中嚇壞了,他當然不敢把張覺真的送給金人,於是就耍了一個小聰明,把一個貌似張覺的人殺了,把首級送給金人。
但是這一拙劣手段立即就被金人識破,繼續強硬地索要張覺,否則兵刃相見。這下子宋徽宗慌了神了,也不管什麼君臣情誼了,密令王安中偷偷地把張覺絞殺,為了免除麻煩,順便把張覺的兩個兒子也給殺了,用木匣盛了三人的首級,恭恭敬敬地送給了金人。可憐張覺投靠了一座冰山,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說到這裡,大家不禁會問,金國要求引渡張覺,並沒有說一定要張覺死,有可能獲得張覺後讓他去做一個普通的官員,或者是關押起來,畢竟張覺在遼國的知識分子裡面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這樣的例子在金國開國時期有很多。
因為金國擴張過於迅速,缺少知識分子為其政權服務,遼國的很多官員都是在英勇抵抗金軍入侵後投降的,並且待遇也都不錯。即使是降了又叛叛了又降的,只要是真心投降也是可以既往不咎的。宋徽宗為何非要殺死張覺不可呢?這種過河拆橋的做法,不是表明宋朝過於軟弱可欺了嗎?
第 六 回 張留守反金平州路 王知府函首失軍心(7)
宋朝之所以要殺死張覺安撫金國,可能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為了殺人滅口。
張覺一死,宋朝招降納叛的許多機密,也就成了死無對證,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往死人身上推。如果把活的張覺送給金人,招降納叛之事肯定敗露。已經失去根據地和軍隊的張覺,是宋朝手中燙手的山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不如一殺了之,免得金人繼續囉唆,或者藉機挑起戰爭。
宋朝廷這種卸磨殺驢的不義行為,在1207年宋寧宗年間又發生一次,韓侂冑北伐金國失敗,金國索要韓侂冑的首級才可議和,南宋朝廷竟然真的殺了主戰的韓侂冑、蘇師旦,把首級放在盒子裡面送給金國,令人齒冷。當時有太學生做詩諷刺:“自古和戎有大權,未聞函首可安邊;生靈肝腦空塗地,祖父冤仇共戴天。”
張覺事件以及後來“函首安邊”的蠢豬加懦夫的行為使已經投降宋朝的原遼國降將人心惶惶,心灰意冷,他們都埋怨宋朝寡恩薄情,做事太不仗義,關鍵時刻出賣自己的朋友。郭藥師直接質問殺張覺的執行者知府王安中:“金人索要張覺的人頭,你就殺了他把人頭送去,如果索要我郭藥師的人頭,難道你也要把我的人頭送去嗎?”王安中無法應對,便辭職回朝,宋徽宗只能安排蔡靖去做知府。
後來有一種說法,將郭藥師率領常勝軍降金的原因歸於宋朝廷殺了張覺,實際上對郭藥師這個“三姓家奴”而言,臨陣投降是他在亂世安身立命的拿手絕活,即使沒有張覺事件,他也不會為宋朝盡忠。正像十九世紀一些早期的共產主義者提出的口號“工人沒有祖國”一樣,叛徒也沒有祖國,只要對自己有利,無論是什麼都是可以背叛的。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姓家奴”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呂布,本來當然就是姓呂,祖籍是陝西的綏德,而貂蟬是米脂人,“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就是來源於此。他後來投靠丁原,拜丁原為義父,為了投靠董卓,把丁原殺了,然後拜董卓為父,這樣就是“三姓家奴”。
後來呂布準備變成“四姓家奴”,他被曹操捉住後要投降曹操,關鍵時刻,劉備輕輕地在曹操的耳邊說了一句“君不見丁原董卓乎”,曹操幡然夢醒,把呂布殺了,呂布妄圖再加上一姓的計劃沒有得逞。
張覺事件讓宋朝結結實實地碰了一鼻子的灰,並且最終被這口灰嗆死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