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頁)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通了。
李:打不通了。
石:那您是啥時候回拱星的呢?
李:回拱星是第三天。地震當天,我將就把我以前搞攤位的一個棚棚搭起,把一些吃的睡的東西拿出來,就在棚棚裡歇了一晚上。第二天晌午過一點,我們孫兒就趕回來了。我們那時都還不曉得拱星屋裡的情況咋樣,我就說回去看一下。然後第三天回了拱星,到了一看,哎喲,房子全部塌平了。
石:倒完了?
李:嗯,十幾間房子全部塌平了。整個院子都遭了,沒有一家倖免。我們一個家門弟兄看到我回來,就煮了一點稀飯,讓我們午飯在他那裡吃。我只吃了一湯碗,我說好了,這麼多人要吃。然後我走出去沿路一看,心裡硬是難過,相當難過。沒想到會遇上這麼大的地震,這幾十年的辛苦,才培修的房子,所有的一切全都報廢了。
石:房子才全部重新培修過?
李:嗯,老房子太舊,就重新培修了。培修時又新修了幾間,現在全部報廢了。
石:裡面有沒有您原來保留的那些畫啊、版子啊什麼的?
李:有。今天下午就打算回去看看,一個是領補助的錢,第二個就是回去找一下東西。
石:房子都塌了,有些危險啊。
李:房子的瓦、料全部垮了,裡頭的幹牆也倒了,把東西都埋在了下面,但還是要想辦法進去。我前二三十年買的顏料,都還在裡頭,裝在桶子裡的。為啥有那麼多顏料呢?因為我畫畫的中途又去搞了染紙。當時買的那些桃紅膏子是最貴的。那些膏子,兩三輩人都用不完。第二個要找的呢,就是在茂縣弄的茂泥。茂泥是拿來做粉箋紙的,兌色也需要,這個是綿竹年畫的特色。我做年畫用的粉箋紙,都是自己用茂泥做出來的。買這個粉當時淘了大神,算下來要投兩三斤米錢一斤呢。
石:看來做年畫還是很投成本的啊。那個時候年畫賣得起價不?。 最好的txt下載網
李方福:見證綿竹年畫的風雨歷程(2)
李:那時候還是賣得起價——也不是賣得起價,那時候我們在農村,也不曉得外面的情況,只能說人家走到屋裡來買呢,比做其他的雜工要稍微強一點。
石:為啥又去染紙呢?
李:染紙是在“文化大革命”過後,那時候手工年畫做好了,只能賣給年畫社,由他們拿出去賣,價錢也低。我就說做個試驗,染點紙看看,反正我畫畫懂得到顏色的勾兌、調和,所以就染了五色紙賣,貼補一點家用。
石:“文化大革命”過後,你們做的年畫還不能夠自己拿出去賣?
李:只能賣給年畫社。
石:您這個鋪子是哪一年開的?
李:2003年、2004年開的,開了有幾年了。
石:當初怎麼想到要自己開一個鋪子?
李:因為孫兒在城裡讀書,病多,兒子又在外打工,所以我們就搬到城裡來,開了這個鋪子,這樣孫兒哪裡不舒服,生活上也有個照應。鋪子開了後我們連招牌都沒有掛,但是因為很多人都曉得我,所以生意還是不錯。後來為什麼又做了一個招牌立在門口呢?因為做了沒多久,有人看見到我這裡來買畫的人不少,就在對面開了一個“年畫村畫社”。外地人走來一看,以為我這裡是他們的工作室,就到他們那裡去買。我一看不對頭,顧客在他們那裡買了畫,還以為是我畫的,這樣要不得,我這才去做了一個招牌。招牌做好了,後來顧客來買畫,知道我們各是各的,就還是來我這裡買。
石:地震後這麼快您就把鋪子又開啟了,真是不容易。來買畫的人多不多?
李:來的人少。要不要來一兩個買主,都是來這裡救災的人。救災的人來買,我們都是根據原來的價錢再優惠一些,也算是表達我們一點感謝的心意。
步履艱難的時代
石: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手藝的?
李:12歲那年,我父母死了,沒法生活下去,我舅母就送我出來學手藝。
石:拜的誰為師?
李:黃安富。他是綿竹城關鎮的,在小西門那邊。他屋裡人多,兒子、孫子都在做。他很體貼人。
石:學藝的時候,年畫市場還可以吧?
李:很紅火。那時候年畫做得沒有現在這麼細緻,但是市場大。要到臘月的時候,一個大學校,操場、教室四周擺的都是畫,兩三百戶人,盡是賣批發。
石:自己開始畫年畫的時候呢?
李:那時候年畫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