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該接什麼樣的話好。
倒是未長平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他家自從開了量販以來,他**媽就告別了以往圍著鍋臺轉的歷史,因此對於未媽**這一決定絲毫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於是笑著點點頭表示贊同:“好啊,二嬸兒!不過你們準備做什麼生意呢?不如干脆去我們學校附近盤家食堂好了,既不愁沒人過去吃,還能讓我跟長生蹭點好吃的,多好呀!”
未媽媽笑了笑:“這主意是不錯。可是要在你們學校附近盤家食堂,那需要的錢可不少。再來,人手也不夠!”
“咳,這有什麼難的?找大姑家借點,去我們家拿點兒,這錢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至於人手,只是做飯而已,哪裡用得著那麼多人?把鍋裡的水添多點,下課的時候,我跟長生過去,不就什麼都解決了嗎?”未長平還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樣子,一點也沒覺得有什麼困難的地方。
未媽媽笑著搖了搖頭:“你呀,這話說的,可見是個孩子!這開食堂可跟家裡做飯不一樣!哪裡是鍋裡多添點水就解決了的?買菜、洗菜、燒菜、打菜、收錢再到最後洗碗整理,哪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光靠你們兩個小孩子過來幫忙哪裡會夠?再說了,你們不上學不復習功課了啊?”
未長平“嘿嘿”笑了兩聲,搔了搔頭皮:“我這不是為了蹭吃的說著玩兒的嗎?嬸兒你就別笑我了。還是說說看,你跟隔壁的劉嬸嬸想做點兒什麼生意吧?我也順便看看,能不能蹭點兒東西過來!嘿嘿!”
他這樣子,不光逗得未長生連連搖頭,連未媽媽都忍俊不禁的咳了兩聲才開口:“真要認真說的話,你們這小小年紀也未必明白。我就大致說一下吧!這幾年兒不是有個詞兒挺火的嗎?叫‘倒爺’!這‘倒爺’做生意呀,主要是把一個地方盛產的東西大批次的進過來去賣往缺少這東西的地方去。這東西呢,雖然在有些地方看著不起眼,但也許在另一個地方就是價值連城的稀罕貨。就靠著賺差價,不是很多倒爺都富起來了嗎?我跟你劉嬸嬸琢磨了下,雖然我們不能天南海北的到處跑去做倒爺,但是像倒爺這樣做生意的法子,卻可以學過來。你們劉嬸嬸有個表妹在廣州那邊搞服裝,她前段時間回來帶了很多樣式新的時髦衣服過來。你劉嬸嬸穿出去了以後,招來了不少人稀罕,紛紛問是在哪兒買的。我不是這裁縫活兒做得也還不錯嗎?前幾天就照著你劉嬸嬸的那些衣服樣子做了幾件出來。本來是打算給你大姑她們的,沒想到做好以後,來了好多人想買。我跟你劉嬸嬸一琢磨,這倒是個不錯的掙錢門路。我們可以直接去你劉嬸嬸她表妹那裡進貨,然後帶回來賣。像‘倒爺’那樣,賺個中間的差價!甚至可以直接仿了那衣服的樣子,自己做了賣。弄不好,還真可以賺錢呢!”
未媽媽這話一出,未長生的嘴巴頓時張了個老大!她怎麼想也想不到,一向窩在家裡做良家婦女的未媽媽這會兒腦子居然如此活泛,連她這個重生回來的人都想不到的買賣居然都想到了。
倒爺這一行當,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叫“投機倒把”,是要被公安部門捉去繩之以法,“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那叫“二道販子”,雖不至於被刑事拘留,遭受人民群眾的橫眉冷對,但也屬於見不得人的勾當,做這事兒的自個兒臉上也無光。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升格兒改叫“倒爺”了。倒爺們再沒有了以前做事兒時候的戰戰兢兢,而是極具魄力的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充當起走在前面的領銜角色。利用自己靈敏的經濟嗅覺以及人脈關係,透過價差進行牟利。再進化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倒爺們光榮的完成了階段型的大跨越,從普通倒爺進階到國際倒爺,把他們的事業版圖擴充套件至國外。再漸漸的就發展成了華商。不可否認,在“倒爺”的大部隊中,存在著一些不法商販,他們以次充好,亂標價格,混亂了市場,造成了不少的損失。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倒爺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經營模式與商貿理念,對一部分人來說,確實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巨大作用。
未媽媽識字不多,文化水平有限,隨著未爸爸官路亨通,職位越升越高,未長生就發覺到未媽媽那種難言的寂寞跟自卑感累積的就越多。所以從前世起,她就總是為未媽媽精神世界的寂寞和空虛而犯愁,沒想到這一世居然來了個峰迴路轉,走出另外一種風景來。看著未媽媽臉上掩不住的風華與自信,未長生由衷的感覺到慶幸與歡快來。因此,她情緒高漲的點了點頭:“好啊!等媽你的生意做大了,乾脆註冊一個商標,把公司好好發展發展,說不定還能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