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愛克什………!”
姜立夫身穿西服,西服的領子上插著無線麥克風,他面對鏡頭說道:“近年來,古籍善本收藏日益走俏,市場成交額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拍賣市場中尤其以一些品相完好的精品類善本價格上升最為迅勐,其中以宋版書價格最為珍貴。究竟當下哪些古籍善本更值得收藏?未來古籍善本的投資潛力如何?記者今天很榮幸邀請到了南都業界最有名的舊書大亨,林逸先生,與他一起聊聊發生在舊書淘寶,以及古籍善本圈裡圈外的那些事。”
接下來,作為林逸參加的第一個正式專訪,在姜立夫的提問下,主要談論了很多藏家最關心的話題………古籍版本的鑑定。
話說古籍鑑定入門容易,但真正吃透卻絕非易事,需要藏家著手研究許多史和文化知識。刻書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它的風格面貌反映著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和文化風尚。書籍校勘的精粗、開本的大小、版式的規制、刀法的精拙、印紙的優劣、墨色的好壞、字型的風格、裝幀的特點等,都可以透露出社會的時代氣息。掌握一個時期刻書的風格特點,對於版刻的考定和版本學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宋代刻書的特點:
宋代刻書從版式上講,前期多白口,四周單邊;後期仍多白口,左右雙邊、上下單邊,少數四周雙邊。宋代刻書的字型,是將唐代諸位大家的字型運用於刻書了,如唐代的大書法家褚、顏、歐、柳諸家在書法上的較大成就就是把楷書推向了高峰,而刻書的字型又恰恰需要這種端莊凝重的楷字。宋代刻書的用紙,過去搞版本的人多稱為白麻紙、黃麻紙和竹紙。近年來,有關研究造紙術發展史的專家多次取樣分析鑑定,認為過去人們所講的白麻紙或者黃麻紙,是說紙的纖維形似。事實上,當時人們造紙多為就地取材,原料為樹皮和竹子。
元代刻書的特點:
元承南宋遺風,元初的某些刻書風格特點與舊書無大差異。但縱觀整個元代刻書的特點,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黑口、趙字、無諱、多簡。“黑口”:即指每版中縫線的上下兩端為寬粗墨印的黑條子。“趙字”,是指元代刻書的字型大多數都模仿找趙孟的字,此為元朝刻書的又一明顯特點。“無諱”,指元代刻書見不到諱字的跡象,不像宋版書那樣,皇帝的嫌名廟諱處處可見。“多簡”,是指元朝的刻書多用俗體字或簡體字。
明代刻書的特點:
明朝刻書分為早中晚三期,風格不盡相同,粗略概括起來,大約是明初至正德時期的刻書仍然為“黑口趙字繼元”;嘉靖至萬時期為“白口方字仿宋”;天啟至崇禎時期的刻書又表現為“白口長字有諱”。
清代刻書的特點:
清代刻書的特點從來很少有人去歸納,其實要將整個清代刻書和前幾代相比較,還是有其自己的風格的。
清代刻書的字型,在清初時尚沿襲前明舊習,至康熙時期發生了變化,形成了一種非顏非柳也非趙的“館格體”。至嘉慶年間,刻書字型也失去了舊日的舒展圓秀,而變成呆板乏神的樣子。清初和元朝一樣,沒有避諱的習俗,但隨著政治統治的日益強化,開始實行了漢族文化中固有的避諱舊習。清代刻書的用紙名目繁多,有羅紋紙、棉紙、竹紙、開化紙等等。
……
在總結完這些後,林逸又與姜立夫談論了一下舊書淘寶的有趣故事。比如發生在財神廟,鬼市,以及其它舊書攤上他淘寶撿漏的故事。
這些故事被林逸描繪的繪聲繪色,十幾塊錢淘到價值上萬的古書,幾百塊換來幾百萬的珍本古籍,奇蹟一個接著一個,連現場負責拍攝的工作人員也聽的入神。
直到拍攝完畢,大傢伙這才清醒過來,一起鼓掌。
姜立夫感謝了林逸一番,然後又看了拍攝樣片回放,最後對林逸說:“效果很棒!相信我林逸,這檔節目會讓你紅的,很快南都就再也容不下你這條蛟龍,京城,金陵等地,才是你龍騰四海的地方!”
蛟龍麼?!
林逸,含笑不語。(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五章。古玩大會
洛陽牡丹甲天下。
只是可惜,林逸來洛陽不是看牡丹的卻是來淘書的。原來這幾天林逸在南都做完了姜立夫的專訪之後,就被姜立夫邀著來洛陽淘寶。用姜立夫的話說,你是一條蛟龍,蛟龍遲早要出海的,不如先去洛陽練練手,熟悉熟悉水性。這句話雖然是在開玩笑,卻也真摯。
姜立夫本身是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