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多都是仿製的。
“有的本來就是前代仿製的贗品,看上去古色古香,很有年代感。”周教授拿“漢代青銅鏡”舉了個例子,“這個青銅鏡是明代仿製的,藏友們很容易看漏。”
“還有些‘老東西’年代久,價值卻不高。”省博物館技術部專家陳教授接過話頭,“比如說你拿來的這個老熨斗,以前是達官貴人燙衣服用的,不知道的人以為東西老就值錢,實際上市場價大概也就幾百元。”
“專家派”四人一唱一和,陸續將持寶人的寶貝給鑑定開來,有理有據,說的層次分明,很清晰明瞭。讓人不得不信服,繼而大嘆:“專家畢竟是專家,有一套。”
可是對於“民間派”的高和尚等人來說,尼瑪,太虛偽,太假了………這些都它媽是“臺詞”,太“書面化”了,搞不好是從網上抄來的。
可是不管人家做不做假,畢竟是下過功夫的,連每一樣寶物的出處,細微處,都能說得一清二楚,這點能力也說明了人家絕非徒有虛表,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至少在林逸看來,周陳鄭王四位專家就蠻厲害的,這一串的鑑定,也讓他長了不少知識。
可是對於高和尚,吳大鬍子還有鬼臉李來說,這活動就過的太憋屈,整個過程他們幾乎插不上話,人家“專家派”幾乎一言九鼎,他們這些野路子的“民間派”根本就無人問津,也沒人主動徵求他們意見,完全就是“擺設”。
所以說,參加這樣的節目,心態很重要。
像林逸那種抱著學習的心態來做,就顯得十分享受。
像高和尚那幫抱著出風頭的心態來做,就顯得十分憋屈。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鑑寶活動出現了第一個小**,來自安陽市的藏友張先生帶來的三件藏品,均被專家判定為真品,引來眾人的讚歎。張先生對自己的眼光很滿意,“三樣分別是元代的玉牌,明代的玉製印章和民國24k金的西洋表。”
……
相比鑑寶現場的莊嚴肅穆,充滿學術性質,在後臺持寶區域,等候著鑑寶的人群卻是熱熱鬧鬧。只見一大幫老百姓們各自抱著自己的“寶貝疙瘩”,喜氣洋洋,又心懷忐忑。
實際上,自從這場活動開始,就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老百姓們紛紛攜“寶”而來,早早的領取號牌,充滿期待地排隊等候。仔細一看,這些持寶人手中所拿物品,外觀極為普通,報紙包裹的字畫卷,毛毯包裹的器皿,甚至有用布袋裝來的大件……個個深藏不露,唯有從攜寶者緊張期待的神情中,透出鑑寶開始前特別的氣場。
說起自己手中的“寶貝”,每位藏家都是自信滿滿,有長輩家傳的、有朋友交換的、有市場上購買的……每件“寶貝”都有自己背後的故事,而對於這些“寶貝”的真實“身份”都有待現場的文物鑑定專家們一一揭開。
按照節目編導蘇雪的安排,電視臺的記者在幕後現場對這些人做了一些初步採訪。
首先採訪了一位來自三門峽的王先生,王先生是一位資深藏友。昨天早上8點,他帶了幾位朋友,早早地等在了持寶大廳裡。
王先生小心翼翼地捧著兩個袋子,“這裡面裝著十幾年來我淘換來的寶貝,花銷可不少,幾百萬元呢。”
他帶來的幾件藏品裡,讓他最得意的,是一隻雕刻精美的玉器和一隻據說是戰國時期的方鼎。
對這兩件藏品,王先生顯得頗為珍視,拒絕了旁邊藏友想要一睹風采的要求,“這個還是留給專家評鑑,就不露寶了。”
“老早聽說,今天來現場的是省內的專家,正好可以替我的收藏把把關。”王先生有些躍躍欲試。
像王先生這樣積極的藏友,現場還有不少,那名採訪記者就又採訪了另外一位。
這位藏友陳先生經營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他帶來的一大一小兩件馬家窯彩陶,吸引了記者眼光。
陳先生自己介紹說:“聽人家說,如果這是件真品,距今就差不多有4000多年,還是比較少見的。不過,如果彩陶表面有狩獵紋,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陳先生繼續介紹,這些彩陶一共15個,是他用5萬元收來的,“前些日子在上海,有人出5萬元要問我收購這兩個,我沒有賣,這次來現場看看,請專家幫我掌掌眼。”
而另一位藏友則是依據自己平日自學的知識購買了不少瓷器,想借助這次機會幫助自己做個判斷,“如果是貨真價實的,那我可是真撿漏了,如果不是,就當交了學費,自己的水平還需要提高,能和這些專家面對面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