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舊的字畫,圍著一群挑選的人群,挑好了的在討價還價。
依照林逸現在的眼力,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那是一堆假的不能在假的東西。畫面上的題字東倒西歪,根本就是個沒拿過毛筆的人寫的一般,醜陋得很。只是畫兒經過了做舊。看紙張倒也很能唬人。
有兩個挑選好了攔腰一刀,要三百多的畫兒給人扔下一百就跑。看臉色跟撿了天大的便宜,鄉下老人無奈的嘆著氣:看這是怎麼檔子事兒啊,這不和白給一樣嗎。但眼角分明透著一絲外人無法察覺的笑意。餘下的人變得更沉不住氣,紛紛上手,不一會那一堆破舊字畫竟賣出了大半兒。
兩個六十多歲的買了一張,在請教邊上一個年紀差不多但穿的很像個有身份的行家一般的人。那人侃侃而談:東西錯不了,關山月的,我玩這個幾十年了,這點還敢肯定。樂的那兩個一個勁兒道謝:多謝多謝,幾百元不多,只要東西是真的就好。殊不知一幅關山月的畫沒個百八十萬能拿的到手才是拙拙怪事。看著兩人那滿足的表情,林逸實在不忍心告訴他們什麼,資當幾百元買了個夢吧。
一會人走光了,過來一個操著和鄉下老人一樣口音的人:今天賺了。
老者:咱們該回去了。
細細一想這堆破舊字畫就得搭配著這樣一個土得掉渣的鄉下老人,就好比在陝北的荒原上趕著驢車的必定是一個裹著破舊的皮襖頭上圍著變成黑色的白羊肚手巾的老漢,要是趕車的是一個穿著綾羅臉上抹著厚厚胭脂的小媳婦那就徹底不對勁兒了。
買了假東西的以為撿了漏兒,心裡憋著樂去了。賣了假東西的掙了錢也回家樂去了。想想好像誰也沒吃虧,因為好在心裡都美的很。
林逸不禁感嘆:在我們眼裡對方是傻子,那在對方眼裡呢,我們肯定也是傻子。說到底所有的人都是傻子,再說到底:要快樂就不要太精明,當一個把對方當傻子的傻子也是一種快樂。
就在林逸為此感嘆的時候,和他一起來淘寶的姜立夫已經在一箇舊書攤前出手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六章。書香襲來
俗話說得好,“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此刻,姜立夫手裡拿著的是一本著名散文家兼記者黃裳的一本《過去的足跡》。
1984年人民文學社出版,一版一印。
精裝本,2。2千冊。
原來,就在剛才林逸盯著那賣字畫的鄉下老者發呆的時候,姜立夫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他發現不遠處有個比自己小几歲的女士在那擺攤賣書,看她賣書的樣子好像對自己賣的每本書並不怎麼懂。當時這本書就擺在書攤上,品相很好,又是大文豪黃裳的著作,而黃裳本身又做過記者,可以說是姜立夫的“前輩”,因此他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
姜立夫問她多少錢,她說10元錢。
姜立夫付了錢之後就順便說了一句:“這也太便宜了吧。”
她丈夫在一旁聽到了,後悔不迭,跟她說,“黃裳可是大名人,他的《過去的足跡》也很有地位,這書怎麼這麼便宜賣給人家?”
可是錢已經付了,姜立夫只能賠笑說:“對不起,我佔便宜了。”
的確如此,像這本書有精裝和平裝兩種,平裝10元錢還說得過去,精裝本卻是一本就需要150元的。
撿了這麼一個小漏,姜立夫難免得意洋洋,尤其在林逸面前,那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畢竟林逸是專家,他卻是業餘選手,現在專家還沒上手一本書,自己先拔得頭籌,可見這是個好兆頭。
林逸的確很羨慕姜立夫的好運氣,原因很簡單,他也是“黃裳迷”,也很喜歡看黃裳的書,尤其喜歡看他寫的書話。
不過很顯然,姜立夫喜歡黃裳主要原因兩人是“同行”,姜立夫也說了,在記者裡寫書最出名的就是黃裳,在寫書領域最出名的記者卻還沒出現,希望自己以後能補上這個缺兒。
簡單一句話,林逸聽出了姜立夫的野心,希望未來能夠在文壇上揚名立萬。林逸甚至又想,姜立夫之所以要先捧紅自己,給自己做書話專訪,說不定也有曲線救國,在文壇上藉機成名的意思。
一名記者想要成名很容易,可要想在文壇上揚名立萬就難了點。比如說很多名記,還有主持人都是靠寫書來博取名氣,最顯眼的就是“趙倪崔白”四人,可惜最後真正能夠站穩文壇的只有最後的那一位。
“把那本書借給我看看。”林逸對姜立夫說。
姜立夫就把那本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