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乃是大英帝國世襲的勳爵,身上有英國和中國血統,是地地道道的混血兒。
不過這個混血兒勳爵家族現在已經沒落了,以前有偌大的城堡,現在坐吃山空,還被很多同類貴族看不起,鄙視。
因此當新世紀公司找到他,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這位名字叫“威廉姆斯”的勳爵閣下,立馬就同意了。
雖然他身上還留著英國貴族的驕傲,不過現實生活讓他明白,驕傲也需要名聲和金錢來維持,如果他幫忙完成了這個壯舉,那麼無疑,他會被再次矚目,看啊,就是他競拍到了價值連城的珍寶,看啊,就是他揮金如土,得到了這樣的寶物。
沒人敢說他落魄了,也沒人再敢說他敗落了。
金錢可以衡量一切,包括驕傲和自尊。
現在看起來一切都很完美,珍貴的拍品,已經虎視眈眈準備競價的買者,隱藏很深的托兒,還有安排這一切的拍賣公司,等待結果的觀眾……
甚至連林逸這個持寶人都覺得,這是個完美的不能再完美的計劃,就像是一場已經編好的舞臺劇,只等觀眾們熱烈的掌聲,當然,這一切順利的前提就是,不出任何意外。
……
拍賣臺上,司儀已經讓美女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幅珍貴的詩稿真跡,而周圍的氣氛也被音樂中的鼓點渲染的十分激動起來。
人們的心跳開始加快,大家都知道,今天拍賣的壓軸戲上場了,王鐸真跡,即將再現世間。
負責主持拍賣的司儀,隨著音樂節奏的緊張,語氣也變得激動起來,他說:“親愛的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最緊張的時刻就要到了,接下來新世紀拍賣公司即將上拍的就是這次拍賣會的鎮場之寶………清王鐸手書詩稿真跡。
王鐸字覺斯,號嵩樵,又號痴庵,別署煙譚漁叟。河南孟津人。幼時家境十分貧寒,過著‘不能一日兩粥’的生活。明天啟二年中進士,累擢禮部尚書。王鐸身逢亂世,仕途多變,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於景山。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待為東閣大學士。入清後,他降清,清授予他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王鐸由明朝舊臣變為清廷新貴,在以氣節自持的明代遺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貳臣,因此,他始終抑鬱不樂。入清之後,王鐸做了8年的官,於順治九年病逝故里。幹隆帝時,朝廷借敕編《四庫全書》之際,查毀了王鐸的全部書刊,並將王鐸列入《貳臣傳》。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好古博學,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王鐸的行草書特別是長條幅草書,以驚人的筆力,奇矯怪偉的體格,渾厚淋漓的筆墨,達到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他的書法線條形成是極富個人特色的。他既不雷同於史上各名家,也異於同時代各家。他那霸悍雄強,扛山舉鼎的筆力是數百年來無與抗行的。”
主持司儀一口氣把王鐸的生平和藝術成就都介紹了一遍。
本來這些內容都已經寫在了拍賣公司單獨印製的“詩稿圖錄”上面,大家拿眼一看就可以了,另外很多人其實就是慕王鐸的大名而來競拍的,對王鐸也是熟知能詳,根本沒必要聽司儀這麼熱情似乎地敘說。
不過,氣氛,場合,還有拍賣的程式,使得這位司儀的講解不僅不乏味,反而充滿了生動活潑。
尤其當主持人講到這幅詩稿手卷在王鐸創作完成以後,卻詭異地遺失,然後顛簸流轉,從清朝到民國,再經戰亂,流落到古玩市場,被藏在贗品碑帖的硬殼之中,最終被人撿漏發現時,整個過程就像是在講評書,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以至於有拍主甚至舉手詢問,那個撿漏詩稿的高人到底是誰?
對於這個問題,不僅他好奇,很多人都好奇。於是就等著主持人回答。
主持人卻是神秘一笑,說:“這個撿漏奇才,也就是今天的持寶人,不過現在他還沒到現身的時候,等一會兒這幅作品拍賣完畢後,我們會隆重把他介紹給大家的,大家也可以沾一沾他的喜氣。”
主持人的這句話,更是勾引的大家好奇心起,不由自主地猜測這個“幸運兒”到底是誰?這個“持寶人”到底長什麼模樣?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年輕還是年老……
只有坐在林逸身邊的昌叔依舊一副老神在在模樣,比林逸這個當事人更加輕鬆,小丫頭方華倩則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