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竟然是五本一套,第一卷上下,第二捲上中下。
林逸有些傻眼,因為他淘書這麼久,在舊書攤在書店還從來沒見過這種版本的《李自成》,彩色封面,鮮豔卻不俗氣,上下兩冊封面是大紅色的闖王旗,上中下三本的封面則是墨綠色的闖王旗,顯得別具一格……翻開裡面,有很漂亮的彩頁插圖,字型卻還是簡體版的,再看版權頁,寫著:三聯書店香港分店出版,1979年,一版一印。
這,竟然是港版的!
……
說實話,《李自成》這套史小說,林逸非常之熟悉。當年他失業在家,有空就看了許多書,其中先看了熊召政的《張居正》:讀熊書時,感覺作為矛盾文學獎的得主,書寫得極好;後來讀了姚雪垠寫的《李自成》,頓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
這本書很好,簡而言之,全書氣勢恢宏,筆力雄健。名為《李自成》,不過於當時明末清初之事,盡收筆端。不過對於林逸來說,目前為止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本書對於政治人物之間貌合神離的描寫很是深刻,明明已經殺氣騰騰,卻依然相談甚歡。
關於人物之中的對話,尤為傳神。文臣之間,武將之間,農民軍領袖之間各具特色。文臣之間的大段對話,古色古香,極具時代韻味。而義軍領袖之間,則會引用當時的一些民諺俗語,很是符合書的人物形象。
另外,對於戰爭的描寫也極富獨道之處。比如第三次攻開封,捉到500名農民被迫給官軍送糧。當時圍城數月,糧食很少,捉到這些農民後,郝搖旗說現在糧食不足,這些農民沒法留下,直接殺了吧,李自成直接同意了。後來經田見秀勸說,知道這些農民為官軍送糧亦屬無奈之舉,同意留其性命,卻命令每人砍下一隻手再放走。田見秀雖覺不妥,但此時二人已不如當初那般肝膽相照,沒法再次勸諫。結果這部分農民回到開封城下,全部被官軍殺死。
另外,姚先生不惜以大篇幅的文字,透過對小文物的刻畫描寫來反映史的大格局。林逸印象最深的仍然是第三次圍開封城時,張成仁和李香蘭夫妻一家人及其鄰居王鐵口、霍婆子等人的命運,讓人實在大覺悲痛。
讀至北京城破之前,看到紫禁城內的慌亂,心中不勝感慨,幾無以成眠。
總體而言,看了小說,能夠很真切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以及整個明末的風雲變幻。
這部書由於許多原因,在現在的文學史上似乎少有提及。不過姚老潛心磨劍40年,完成這部巨著,足以流傳後世。林逸個人感覺實在堪稱五四以來,中國史小說的巔峰之作。
在當今文學史上,這套書的版本並不多,主要有人民文學和中國青年兩個版本。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77中國青年版本,這一版本共三卷八冊,分精裝本和平裝本。
其中最常見的是平裝本,印量也比較大,有一印,二印,甚至十一印,可見當年發售量有多大。
其中一版一印不帶彩色插圖的平裝本,八本一套價值120元;帶彩色插圖的,價值300元;精裝帶彩色插圖的,則高達1600元。
除此之外,青年出版社還在1963年7月1日,出版過上下兩本一套的第一卷《李自成》,大32開,一版一印,帶彩色插圖,封面與後來的版本都不同,是王緒陽和賁慶餘做的封面和插圖,僅印3萬冊,如今品相好的上九五品售價高達1200元。
按照以上《李自成》版本的邏輯來推算,這五本一套,三聯港版帶彩圖的《李自成》,絕對有收藏價值。
只是可惜,品弱了些,尤其書的天頭和邊角已經被歲月沉積下來的灰塵侵蝕的有些破舊不堪。
玩舊書收藏,玩的除了年代,內容之外,玩的就是品相。品相差的書籍,除非是難得一見的珍本,要不然,在價值方面就會大打折扣。
對此,林逸有些唉聲嘆氣,好不容易遇到一套不錯的書,可惜品相太差,他隨手翻了翻那些書,考慮著要不要買下,就在這時,其中一本《李自成》中掉落出一頁紙來。
林逸眼疾手快,忙把那頁紙撈在手裡,拿眼一看,卻是毛筆字的一封信,寫給三聯香港分店主編的,而署名貌似就是“姚雪垠”。
此時的林逸,大腦有些嗡嗡地作響,有點不聽使喚的感覺了,趕緊趁著思維的慣性,把那張信紙重新夾在了書頁中。
……
信紙很薄,就那麼簡簡單單的一頁,夾在厚厚的書中,不仔細翻看的話,根本就看不出來。
一想到剛才那張令人驚豔的姚雪垠親筆信,林逸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