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看之下,心裡的激動就更大了。
要知道,林逸現在也算是玩書的行家裡手,對於電影海報宣傳畫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不再是以前那種小白,因此很清楚這些海報都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話說,一部影片拍攝完畢,電影公司往往要物色美術高手繪製電影海報,以期達到較好的宣傳目的。當時這些海報免費發放,張貼完畢就撕掉,有的拿回家煳牆壁,有的直接撕碎了蹲廁所,大家並不覺得可惜,可是現在再想找到這些海報簡直太難了,很多收藏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有多大收穫,只有電影資料館還存有一些。
實際上電影海報的收藏最早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受此影響,世界各地相繼也出現了收藏電影海報,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已成為一種時尚,並湧現了許多電影海報收藏家。如英國有一位著名的電影海報收藏家布魯斯…馬陳特,他不僅建立了電影海報藝術館,而且搞電影海報的拍賣會。
在西方,一張極普通的20年代電影海報至少值數百美元,較珍貴的電影海報可達數千乃至上萬美元。如一張《公民凱恩》的海報,1965年只值5美元,現在高達8000美元,《亂世佳人》、《北非諜影》海報報價則達1萬美元。從市場表現看,年代越早、影響越大的電影海報往往越珍貴,市場越搶手。
如1968年為描寫流行東隊的法國影片《同情惡魔》作宣傳的海報,以4025美元的價格售出,卓別林的《城市之光》海報,《勞萊與哈代》的海報已無法開價。1996年紐約佳士得曾一次集中推出500多幅電影海報,每幅底價最低在數百美元,高的則達上萬美元;1997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舉辦的好萊塢電影海報拍賣會上,一張1932年美國電影《木乃伊》海報,以45。2萬美元成交,創下了電影海報拍賣的天價。同年,紐約佳士得也舉辦了電影海報的拍賣,其中一幅1933年的電影海報估價9千至1。2萬美元,結果以8。17萬美元成交;另一幅宣傳1933年的影片《猩猩金剛》的海報也以7。95萬美元成交。
有資料表明:美國1980年以前發行的原版電影海報現今大漲了50倍:在英國20世紀70年代花幾英鎊就可以買到的海報,現在就要買幾百英鎊。
由於電影海報在市場上有著可觀的行情,所以也引起了造假者的興趣,造假者一般會對有很高價值的海報進行重印,而人們識別贗品一般較難。為此,1997年國際上還成立了“國際過時海報交易商協會”,該協會的目標之一是處理海報造假問題。
近幾年,西方國家炒賣電影海報已成為風尚,前不久,美國好萊塢為了加強宣傳《珍珠港》而在美國各地張帖海報,結果引發了一場偷《珍珠港》海報熱。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國家收藏海報的熱情空前無比。
相比之下,中國電影海報收藏起步較晚,不過發展比較迅速,尤其在建國後,國內許多著名畫家參與了電影海報的設計,如程十發的《林則徐》、《枯木逢春》、《玉色蝴蝶》,關良的《周信芳的舞臺藝術》,黃胄的《阿娜爾汗》等,這些海報無論從意境,還是畫技,都堪稱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價格也不菲。如木刻版《紅色娘子軍》、《雞毛信》、《中華兒女》等電影海報價格已升至七八千,甚至上萬元。
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海報也已經高達百元,比如《少林寺》220元,《南北少林》180元,以及《少林童子功》100元,《黃河大俠》90元,《巴陵盜賊》60元等,這些曾經火熱的電影,其宣傳畫都成了海報中的精品。
到了兩千年,偶爾也會出現一些特別的,就會成為搶手貨,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的《花樣年華》海報就十分典型。該片中梁朝偉勇奪2000年“第53屆法國嘎納影展”中影帝。為配合該片在不同地區上映,王家衛為該片設計了香港版、法國版及外國版3種版本的海報,結果3種版本的均被炒至3300多元,而內地版本的也達到了80………400元。
所以,有的海報儘管是近幾年的,只要影片有影響,海報設計佳,炒家感興趣,照樣將海報炒至天價,讓人驚歎不已。
正是因為林逸懂得電影海報方面的一些收藏知識,所以立馬就認定這些夾藏在報紙中的電影宣傳畫絕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翻看的時候,就越發的小心翼翼和謹慎。
再看位擺書攤的大姐,一見報紙裡面竟然夾了這麼一卷東西,就說:“咦,拿來的時候沒注意啊,誰塞裡頭的。”看起來也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