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史以來的大藏家,它們可以倚仗權勢強取豪奪,收藏到自己心儀的任何書籍,到現在依然如此,那些有權有勢的,依然是大藏家,依然可以不擇手段,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所有東西,比如說陸三爺,他想要得到的,就沒有得不到的。愛書如痴入迷,也讓他為了得到林逸的那批古籍善本出盡了伎倆,並且打定主意一定要弄到手。
……
作為新晉的四品藏家,林逸也許在古籍鑑定上很有一手,可是輪到應付各種計謀,就嫩了點。
所以,第二天,他就帶了那拍賣邀請函,喜衝衝地來了“博海拍賣行”藝術品拍賣現場。為了湊夠那套版畫書,得到《六經圖》,林逸也是下足了功夫,做夠了研究,並且信心十足。
可是等林逸到達拍賣會現場,才發現,現場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對,因為除了他之外,拍賣現場還來了幾位行為奇特的買家。
藝術品拍賣中,約定俗成的方式,是把臺下的座椅整齊排列,買家來到現場,隨意挑選自己想坐的位置。真正有經驗的買家,大多會選擇坐在拍場的後方,以便觀察拍場的情況,能夠看到是什麼人在跟自己搶同一件拍品。而賣家坐在後面,也是同樣的心理,根據對大買家的瞭解程度,見機行事地託幾下自己的拍品。其實,買家和賣家這種做法都不過是一種心理戰,林逸在香港拍賣行,在南都拍賣行都領教過,覺得這也就是貓捉老鼠的遊戲,究竟是道高還是魔高,還真的不好說。
自從收藏書籍以來,林逸為了收藏自己喜歡的版本書籍,也經常光顧那些拍賣行,在拍場中也常常為選擇座位而舉棋不定,坐在後面也有弊端,因為會有熟人回頭望一望,示意能否高抬貴手,他這人臉皮又薄,往往有很多欲得之品,最後都因此歸了他人。坐在前面雖然有弊端,那就是被全場的人盯著,知道他在買哪一類的拍品,但也有個好處,那就是誰也不顧,眼睛只盯著拍賣師,任何朋友請讓,自己都可以裝作看不見,其實也是真的看不見。但無論怎樣挑三揀四,其實還是在這些擺好的座位中,選擇坐在哪裡而已,很少人會想到,座位還可以不這麼擺。
這次拍場上進來的這幾位,就不拘囿於拍場的擺位規則。他們六七個人,走到拍場的中間位置,全然不顧現場工作人員的阻止,拉開七把椅子圍成個扇型,幾個人坐下,旁若無人地現場辦公起來。
博海的拍賣場地本是正方形,而這幾位在會議室的正中央擺成這個姿態,正暗合了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思維觀。林逸很佩服這些人能夠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以“六經注我”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拍場上的人都好奇地看著這幾個特殊的買家,想看看他們還有什麼更加超常的舉措。
開拍之後,這六七個人中看上去年紀最大的一位………當然這只是林逸的判斷,因為此人銀髮滿頭,林逸覺得這位應當是這群人中的吳用,或者稱作師爺………把圖錄攤在膝蓋上,認真地給其他幾位講解著。這群人中的主角,是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林逸是從他的舉止中看出他是一位領導的,因為從穿著看,肯定不能看出來。他穿得很是樸素,藏藍色的夾克衫已經洗得略微發白,顯示著三十年前工人階級的底色,以至於讓人誤會他是一位老司機。林逸從眾人對他的恭敬態度上,知道自己是誤判。
這位主角倒是事必親恭,師爺負責出主意,他自己負責舉牌。但他的舉牌方式跟常人不同,每到他想要的拍品時,他總是緩緩地把號牌舉起來,然後定格,一直舉在那裡。別人舉牌時,都是迅速舉起又迅速落下,希望全場的人都瞎了眼沒看到,只有拍賣師一人看到,同時眼睛盯著拍賣師,防備他空喊幾口,讓自己多花了冤枉錢。而這位領導卻全然不顧這些俗套,他舉牌的時候都是低著頭,眼睛看著圖錄,跟師爺商量著什麼,舉起的手看似漫不經心但也不放下,這跟他舉牌時的遲緩形成反比,直到聽見拍賣師報出自己的號牌,知道自己成交了,他才緩緩收手。這份從容淡定,似乎全場的競爭對手都可視為不存在。
他的這種舉牌方式極具殺傷力,因為他想得到的書,只有到手了他才肯罷休,中間大家連個喘氣的機會都沒有。現場也有人跟他爭,但最終都敗下陣來。這場拍賣會,林逸有十多件欲得之書,其中有一半跟他相重疊,結果都落到了他手裡。
不過沒關係,林逸最想得到的卻是那部《六經圖》,這部書估價20萬左右,林逸的心理價位是35萬,比最高價足足高出10來萬,估計出了這個價碼就應該能拍到手。
可是真正的結果卻是殘酷的,誰也沒想到這部書的競爭會那麼激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