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在。
——生物科技
離開薩蒂揚公司之後,我較晚的時候與克里希納?M?埃拉博士共進了晚餐,從他口中聽到了印度外包服務業又一個新領域的情況。埃拉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家,從小在印度長大,但大學和研究生是在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和夏威夷…檀香山大學讀的。畢業之後,他在南卡來羅納…查爾斯頓醫學院工作了5年,回印度之前已經在他那個領域是國際上知名的領軍人物了。埃拉回國效力一事其實並非特例,世界上很多頂尖的生物技術專家都是印度人,他們也都選擇了與埃拉同樣的路。印度政府先前曾大力發揮本國人民在軟體與資訊科技方面的能力,而今同樣也在大力扶持生物技術和製藥業的發展。目前,印度已建起了世界第四大製藥業,成了非專利藥品的主要生產國。
9年前,埃拉看到良機出現,認為可以建立一家有望發展成大公司的企業並在創業過程中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於是,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再加上一些投資者相助,與國家和當地政府一起建立了伯哈拉特生物技術公司。伯哈拉特位於海得拉巴郊外的基因谷,驅車半小時即可到達,那裡有一流的全新實驗室和生產線。埃拉講給我聽的故事,與我在中國聽到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套現代化的藥物開發和生產設施,完全符合優良藥品製造標準(GMP),造價卻僅為400萬美元。在美國,同樣一套裝置恐怕得2500萬美元才拿得下來。這裡如同中國一樣,勞動力和必需的投資成本要少得多。我們一邊參觀,埃拉一邊驕傲地向我們解說,實驗室的主要產品之一是乙肝疫苗。這種疫苗是利用伯哈拉特的專利技術生產的,不用氯化銫。這樣一來,發展中國家就買得起了。伯哈拉特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用這種方式生產這種疫苗的公司。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發光的印度(2)
陪同我參觀的除了埃拉外,還有公司主要部門的主任,他們都訓練有素,而且回國前都曾有過在美國接受專業培訓和工作的經歷。公司這時正在研究一種傷寒疫苗,並與孟買的惠氏藥廠達成了生產肝炎疫苗的協議,產品將由惠氏供應給其他亞洲市場。埃拉強調說,儘管產品的製造與銷售地點都是在亞洲,但因為是貼著美國公司的商標銷售的,所以也必須符合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標準。因此,這些產品的質量與在美國生產的產品毫無區別。
伯哈拉特公司正在與亞特蘭大的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通力合作,期望能開發出一種螺旋病毒疫苗。臨床試驗全部是在印度做的。埃拉解釋說,這種試驗非常適合在印度進行,因為這裡人種多樣,而且說服人們參加試驗比在發達國家容易,另外花費也比較便宜。他很希望將來全球各大藥廠的大部分臨床試驗都放到印度來做。
參觀完畢之後,埃拉在和我共進午餐時講了他最近的計劃。伯哈拉特從威廉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爭取到了一筆補助資金,用以研發瘧疾疫苗。由於瘧疾是一種熱帶疾病,感染者多為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口,因此發達國家的人大多對此知之甚少。全球各大製藥公司在這方面投入的資金遠遠不如投在抗陽痿藥物研發方面的多。但是,瘧疾連續多年都是全世界最致命的殺手之一。可是,在全世界那麼多製藥公司當中,蓋茨基金會為何對伯哈拉特情有獨鍾,非要請它來研發這種藥品呢?埃拉解釋說,原因有3個。第一,研究瘧疾當然應該在熱帶地區進行;第二,印度的研發成本遠低於世界其他地方;第三,伯哈拉特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發能力。
——醫療旅遊
從海得拉巴乘飛機往東南方向飛一個小時,即可抵達欽奈市阿波羅醫院。該醫院是阿波羅醫院企業集團37所醫院中的一個。該集團是帕蘭傑佩?C?雷迪於1983年創立的。雷迪是一位富有的芒果和甘蔗園主的兒子。他起初在印度習醫,20世紀60年代移居美國,先是在波士頓一家醫院工作,後來搬到密蘇里州的春田鎮,在那裡開了一家內科診所,而且非常成功。但是,強烈的思鄉情愁又促使他返回了印度。1979年,他建議一位需要做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病人前往休斯敦治療,因為印度沒有手術所需的裝置,結果病人因為付不起機票費去世了。雷迪從此發誓,今後將一生致力於在印度建立現代化醫療設施。
1983年,他創立了阿波羅集團,但卻為“特許統治”制度所困,在逆境中掙扎了好幾年。到了1991年,鼓勵軟體開發的經濟開放政策,同樣給阿波羅插上了翅膀。雷迪從花旗集團、高盛集團和施羅德集團以及孟買股票交易市場的投資者那裡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