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十幾年以前就不當了嘛,豈不是十幾年以來都不代表人民了嗎?我說誰代表人民,你去當嘛,我是不幹。
你把廬山炸平了,我也不幹。
你有啥辦法呀?在講到團結問題的重要性時說:不講團結不好,不講團結得不到全黨的同意,群眾也不高興。
所謂講團結是什麼呢?當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之上的團結,不是無原則的團結。
提出團結的口號,總是好一些嘛,人多一點嘛。
包括我們在座有一些同志,歷來歷史上鬧彆扭的,現在還要鬧,我說還可以允許。
此種人不可少。
你曉得,世界上有這種人,你有啥辦法?一定要搞得那麼幹乾淨淨,就舒服了,就睡得著覺了?我看也不一定。
到那時候又是一分為二。
黨內黨外都要團結大多數,事情才幹得好。
閉幕會上,中央宣佈了對陳伯達進行審查。
毛澤東的講話和中央宣佈對陳伯達進行審查,說明中央對犯錯誤的人是講政策的,是有區別地對待的,對多數人都是採取教育挽救的態度,同時給他們指明瞭努力方向。
這給了陳毅很大教育,終於使他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緩過一口氣來,沉重的思想包袱略有減輕。
全會臨近結束時,陳毅、徐向前等幾位老帥曾打電話向主持軍委辦事組工作的黃永勝提出,近來他們都是這呀病那呀痛的,服了藥也不見好,人也日漸消瘦,能否會開完了讓他們直接回北京檢查一下身體?電話那頭,黃永勝硬邦邦地撂過來一句話:“哪裡來的,回哪裡去!”
第二年夏天,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因病同陳毅住在同一個醫院,問起一直困擾著他的一件事:“二陳合流”究竟是怎麼回事?陳毅便把廬山會議華北組討論林彪講話的情況說了一遍,末了氣憤地說:“這是康生一夥人落井下石!現在有人說我講了要跟陳伯達戰鬥在一起,團結在一起,勝利在一起的話,那是惡意造謠!”
喬冠華為陳毅抱不平,鼓動說:“陳老總,您去找主席,把事實徹底澄清,這樣不是更好嗎?”
陳毅搖搖頭說:“中國有句古話,‘止謗莫如不言’。
有許多事,你越去解釋,越說不清楚。
我現在不說,我相信最終會弄清楚的!”
。。
三十三、開闌尾發現結腸癌(1)
廬山會議結束後,陳毅仍舊回到石家莊,一面繼續在車輛廠蹲點勞動,一面重新制訂一個讀書計劃,準備真正讀懂幾本馬列的書,不能再上那些騙子的當。
張茜看見陳毅讀書時,有時直冒冷汗,用手揉眼睛,知道他腹痛和視力模糊的老毛病又犯了,勸他別拼老命了,歇一歇。
陳毅腹痛一天天加劇,吃止痛片根本不起作用。
張茜急了,催他去看醫生。
經過全面診斷才知道,他除了腹痛原因不明外,還患有高血壓、眼睛生白內障等毛病。
張茜連夜給周恩來總理寫信,請求回北京治病。
周恩來很快批准了她的請求。
1970年10月21日,張茜護送陳毅回到北京。
原來陳毅身邊的工作人員,看見他憔悴不堪,幾乎整整瘦了一圈,又心疼,又著急。
秘書杜易立即打電話給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王良恩,請求儘快安排住院。
沒想到一等就是五六天。
杜秘書天天打電話催辦,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病房不空。
陳毅在病痛中煎熬,不時被腹痛折磨得大汗淋漓,直到10月26日才住進解放軍三一醫院的六病室。
到這時才弄清,住不進醫院並非病房不空,而是那裡被黃永勝霸佔著。
那裡本來空著五組病房,他聽說陳毅要來住院,頓時臉一沉,賭氣說:“他來吧,我就走!”
醫院裡的人哪個惹得起他,只好用話來搪塞中央辦公廳,讓陳毅在醫院外邊一等再等。
陳毅在進來的第二天,李作鵬也住進了六病室,無意間在走廊裡撞見吳法憲、邱會作從李作鵬病房裡出來。
這夥人哪裡容得了陳毅在他們眼皮底下出現,果然很快就找藉口要他搬到對樓五病室。
醫生對陳毅進行了例行檢查。
下面是陳毅入院後的最初病歷:陳毅,男,70歲,70—10—26入院。
主訴:頭痛、頭昏、高血壓十餘年,近兩月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