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豌豆苗洗淨;
2、鍋內放入雞湯燒開,撒入雞肝,以文火煮至於嫩熟撈出,放入湯碗內,上面放上豌豆苗;
3、撇去鍋內湯麵上的浮沫,下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燒沸起鍋,倒入湯碗內即可。
功效:補充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C。
胡蘿蔔炒豬肝
主料:豬肝、胡蘿蔔各適量。
配料:植物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1、胡蘿蔔、豬肝均洗淨,切成薄片;
2、將炒鍋置旺火上,下油適量燒熱,先放入胡蘿蔔片,煸炒至將熟時,再下豬肝一起煸炒片刻,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起鍋裝盤。
功效:補氣保肝、補血養顏。
【烹飪小妙方】
豬肝常有一種特殊的異味,烹製前,首先要用水將肝血洗淨,然後剝去薄皮,放入盤中,加放適量牛乳浸泡,幾分鐘後,豬肝異味即可清除。
食用動物肝臟的禁忌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及血脂高的人忌食動物肝臟, 因為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
豬肝忌與魚肉、雀肉、蕎麥、菜花、黃豆、豆腐、鵪鶉肉、野雞同食;不宜與豆芽、西紅柿、辣椒、毛豆、山楂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動物肝不宜與維生素C、抗凝血藥物、左旋多巴、優降靈和苯乙肼等藥物同食。
沒有清洗乾淨的動物肝臟不能食用。肝是體內最大的毒物中轉站和解毒器官,所以買回的鮮肝不要急於烹調,應把肝放在自來水龍頭下衝洗10分鐘,然後放在水中浸泡30分鐘;
烹飪肝臟在時,忌為了追求鮮嫩而“落鍋即起”,應該至少在急火中炒5分鐘以上,使肝完全變成灰褐色,看不到血絲才好,以確保食用安全。肝中含有的維生素A性質比較穩定,不必擔心過分沖洗和長時間烹調而使其遭到破壞。
動物肝臟不能長時間放置,要現切現做,新鮮的肝臟切後放置時間一長膽汁會流出,不僅損失養分,而且炒熟後有許多顆粒凝結在豬肝上,影響外觀和質量,所以豬肝切片後應迅速使用調料和溼澱粉拌勻,並儘早下鍋。
經常食用動物肝臟,忌另外服用維生素A,否則很容易發生過量中毒。
孕婦忌過多食用動物肝臟,易導致體內維生素A達到危及胎兒的水平,並可能有致畸作用。
。。
夏季以清補為進補原則
夏季消暑清補,鴨肉為上
夏季是一個吃不下、吃不好的季節,尤其是面對大魚大肉,許多人連動筷子的興趣都沒有。但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要從根本上彌補身體營養的失衡,需清補。夏季人們容易上火、體內生熱、易受侵擾、少食短睡,中醫養生遵循“熱者寒之”的原則,因此夏季常食鴨肉,既能補充蛋白質,又能驅除暑熱帶來的不適,讓人們安度盛夏,是最理想的清補佳品。
鴨肉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功效
鴨的營養價值很高,脂肪含量適中,比雞肉高,比豬肉低,並較均勻地分佈於全身組織中。鴨肉中所含的煙酸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與其他肉類相比,鴨肉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多,因此既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延緩衰老。
肉禽類食品多屬溫熱性,而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所以春末夏初容易上火的季節,多吃鴨肉可清暑滋陰、健脾化溼、補益虛損,為清補佳品。鴨肉中膽固醇含量相對來說並不算高,所以胖人也可以吃些鴨肉一飽口福。
鴨湯是夏季的最佳烹飪方式
鴨肉有烤鴨、板鴨、香酥鴨、熘鴨片、熘幹鴨條、鹽水鴨、黃燜鴨等多種吃法。夏季最適合煲老鴨湯,民間亦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夏季經常食用老鴨湯,既能補充身體消耗的營養,又可以祛除暑熱帶來的不適。
煲老鴨湯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或加配芡實、薏苡仁,既可葷素搭配,營養互補,又能補益虛損、滋陰健脾、增進食慾;鴨湯加入海帶,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尤其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鴨湯加入竹筍,對老年人痔瘡流血有一定的療效。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聖藥”。
此外,肥鴨對老年性肺結核、脾虛水腫、大便燥結、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浮腫等病有不錯的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