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們討論的熱點。我知道了在生活中並沒有所謂的正確或錯誤,我們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只不過每種選擇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我們不喜歡某種選擇或結果,就可以去嘗試一種新的選擇並獲得新的結果。從這次事件中,我還知道了從母親身上學到的善良和充滿愛心,以及從父親那裡學到的讓自己強大並適時反擊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明白瞭如果一味地認為事情只有一種解決辦法,非此即彼,就只會造成故步自封。就像給快要乾死的樹澆過多的水也會讓樹死掉一樣,我們從一個極端轉變到另一個極端的做事方式只會讓事情擱淺。從校長辦公室回到家的那個晚上,爸爸說:“許多人只生活在非黑即白或者說非對即錯的世界裡。一些人會建議你‘不要還手’,而另一些人會說‘回擊他們’,而生活中成功的關鍵應該是,如果你必須還手,就要準確瞭解還手的力度要多大。掌握還手的力度比簡單地說‘不要還手’或‘回擊’需要更多的智慧。”
爸爸經常說:“真正的智慧是把握適當的分寸而不是簡單地談論對與錯。”作為一個6歲的孩子,我從媽媽那裡懂得了為人要善良、寬厚——但我現在知道我不應該太過善良和寬厚。從爸爸那裡我懂得了人應該自強,但我也知道應該運用智慧,有分寸地運用我的力量。我常說硬幣是有兩面的,誰也沒有見過僅有一面的硬幣。但我們又常常忘記這個事實,經常認為自己這一面一定是唯一的或者正確的一面。當我們這樣想時,我們可能聰明地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也可能禁錮了自己的頭腦。
我的一位老師曾說:“上帝給我們的是一隻右(right)腳和一隻左(left)腳,而不是一隻正確的(right)腳和一隻錯誤的(wrong)腳。人類就是在他們時左時右地犯錯誤的過程中進步的。自以為是的人就好比只有一隻右腳,他們認為自己一直在進步,其實只不過是在原地打轉而已。”
我認為,作為一名社會人,我們應當學會更聰明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既要利用自己女性化的一面,又要利用自己男性化的一面。我記得在20世紀60年代,每當學校裡有哪個傢伙激怒了我們,我們就會跟在他後面,用拳頭回擊他。我們總是先相互給幾拳,然後扭打在一起,打累了就結束戰鬥。最糟糕的也只不過是撕破了襯衫或者打得鼻青臉腫,而且打鬥之後,我們通常都會成為朋友。而今天的孩子生氣後,往往只用“對與錯”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於是他們拔出槍,射向別人——這類事件在男孩和女孩身上都時有發生。我們處在資訊時代,也許孩子比他們的父母更加“世故”,不過我們都應該學會運用資訊和情感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我們應該向父母學習,因為面對如此豐富的資訊,我們需要比父母一輩更聰明。
本書要獻給那些想使自己的孩子變得更聰明、更富有、擁有更高財商的父母們。
你的孩子是天才嗎(1)
第2章 你的孩子是天才嗎
“最近有什麼新情況嗎?”我問一位幾年未見的朋友。他立刻掏出錢夾,從裡面抽出一張他11個月大的女兒的照片給我看,並且非常驕傲地說:“她可聰明瞭,我簡直無法想象她學東西的速度竟然那麼快!”之後的20分鐘裡,這位驕傲的父親細緻地講述了出色的女兒正在學習的所有的東西,最後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喋喋不休,抱歉地說:“對不起,可我實在忍不住為我女兒驕傲,我簡直不敢相信,她太聰明瞭,學東西太快了,她一定是個天才。”
只有剛當上父母的人才會說這類驕傲的話嗎?我可不這麼認為,至少我的經驗就能證明不是這樣的。如果說我對所有自己觀察過的父母都能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他們都對自己孩子學東西的速度之*到吃驚。我所遇到的每個剛剛當上爸爸或媽媽的人都確信他們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寶寶,甚至是個真正的天才。對此我深表贊同,我認為所有的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在成長過程中,有些孩子的天賦得到了發揮,有些孩子的天賦卻消失了,這些天賦不是被扼殺了就是轉入了其他方面。
雖然我們夫妻倆沒有孩子,但新生的嬰兒總是令我們著迷。我喜歡看他們的眼睛,每當此時,我感到他們也在用好奇的眼神回望我。顯而易見,孩子們學習的速度簡直就是突飛猛進的。如果用量化的指標來形容,他們的知識就像是在以指數冪的方式增加。他們的知識庫每一秒都可能翻一倍,所有進入他們眼睛的東西都是新奇而多彩的。這些新奇而多彩的東西進入他們的大腦資料庫,沒有經過任何編輯,也不附帶任何條件,被毫無偏見地儲存下來。他們吸收的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