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可謂社會保障制度的先聲。1896年的平民黨(Populist)的綱領呼籲實施累進所得稅和公共建設工程專案,以在經濟蕭條時提供工作……將近四十年之後羅斯福最終實施的政策,與之並沒有多少質的分別。
美國當時也並不是一個窮得沒錢實施這些計劃的國家。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要比歐洲國家富得多,但法國、德國和英國的公共補助計劃都有相當規模,比美國的大好幾倍。實際上,1925年美國的富裕程度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的英國相當,而在那段時間裡,英國建立了完善的國家福利制度,包括國民醫療福利……該套福利國家體制在一些方面要比美國當前的體制覆蓋範圍更廣。
那麼,為何當時無人提出有影響力的呼籲……借用休伊·朗(Huey Long)後來的說法……〃剪點富人的毛,幫幫小夥計〃呢?
富豪統治的政治
共和黨起初代表自由勞工,但到了19世紀70年代,它已毫無疑問地成為代表大公司和富人的政黨。從南北戰爭到〃大蕭條〃之間的十六次總統大選中,共和黨贏了十二次;其對參議院的掌控更加持久,在這段時期的三十二屆國會中,只有五屆是民主黨人佔多數。雖說眾議院的爭鬥更激烈些,但那裡通常也都是共和黨的天下。
而且,單在兩黨之間做比較,會低估這段時期裡保守派對政壇的主宰力量,因為民主黨的一個重要支派與共和黨人完全一樣,支援維護富人利益,反對政府為窮人提供幫助。這就是所謂的〃波旁民主黨人〃,其中既包括一些反對革新的南方人,也包括一些親近商界的北方人。在某些問題上,〃波旁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不同:他們信仰自由貿易,而非高保護性關稅,並且譴責政界的腐敗,所以並不能把〃波旁派〃歸為共和黨中的左派。在民主黨人偶爾真正入主白宮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