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洲人對索羅斯還恨之入骨,提起索羅斯來就罵他是“夏洛克”(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一位冷酷的猶太商人)。但不論怎樣,索羅斯無疑是這場襲擊英鎊行動中最大的贏家,被《經濟學家》雜誌稱為“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人”。在這次英鎊狙擊戰中,索羅斯總利潤高達20億美元,其中索羅斯個人收入為1/3。在這一年,索羅斯的基金增長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東南亞金融危機(1)
在收拾完英格蘭銀行之後,索羅斯又調轉槍頭,尋找新的獵物。1994年底,他又在墨西哥翻雲覆雨,向墨西哥比索發起猛攻,導致比索貶值50%,引發了墨西哥金融危機,將這個拉美大國幾乎摧殘得國破家亡,數十年經濟改革的成果毀於一旦,索羅斯自然也從中撈足了賺頭。
這之後,索羅斯消停了幾年。此時正值東歐鉅變、蘇聯解體不久,他十分關心自己祖國的發展,投入巨資幫助匈牙利的政治、經濟建設。並以匈牙利為中心,建立了一個遍佈東歐地區的索羅斯基金網路,主要投資於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看起來,索羅斯已經滿足於自己取得的成就,不再靠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大發橫財,而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慈善家。
但如果就此認為索羅斯已經良心發現,改邪歸正,充分認識到“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個國際金融界最冷酷無情的狙擊手一刻也沒有停止對獵殺目標的搜尋,他只是在靜靜地等待機會。
這個機會終於在1997年的夏天來臨,獵殺目標:東南亞。
東南亞曾經是新世界的寵兒。
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四小龍”在戰後迅速崛起,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終於成功躋身於發達國家(地區)的行列。
繼它們之後,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也模仿“四小龍”的成功經驗,利用本國勞動力成本便宜的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業,比如紡織品、皮鞋、箱包、普通機械及其零配件等等,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向發達國家出口。同時以各種優惠條件,吸引外國資本到本國投資,一時間搞得風生水起,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被稱為“亞洲四小虎”,大有重現當年“四小龍”輝煌之勢。
但“四小虎”所處的時代和“四小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冷戰的結束和資訊科技的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序加速,全球統一的金融市場開始形成,併產生了數額極為龐大的全球性投機資金,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便是其中的代表。這些投機資金藉助現代資訊科技,反映速度極為迅速,一旦嗅到什麼風吹草動,就可以在一夜之間從世界各個角落蜂擁而至,對一國經濟展開毀滅性的打擊,獲取暴利之後迅速撤退,留下一個個經濟崩潰、民生凋敝的國家,其行動效率和破壞程度絲毫不遜色於航空母艦和巡航導彈。英鎊狙擊戰和墨西哥金融危機就是這些投機資金的經典之作。
和索羅斯這樣的國際金融界的“老狐狸”相比,東南亞國家的領導層和企業界在金融問題上還顯得非常幼稚,很多人被迅速發展的經濟衝暈了頭腦,似乎眼前的繁榮可以輕鬆地持續下去,而不用做任何改革和防範措施。
以亞洲金融危機的發源地泰國為例,泰國從1984年起就實行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長達13年沒有變化。這個籃子中的貨幣與權重分別為:美元80%~82%;日元11%~13%;西德馬克6% ~8%;港元、林吉特和新加坡元0%~3%。泰國中央銀行每天公佈中心匯率,浮動區間為中心匯率的±。在此制度安排下,泰銖對美元匯率基本固定,長期維持在1美元兌換~泰銖的水平上。也就是說,泰國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實際上是盯住美元制度。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比如馬克、日元貶值,泰銖也跟著貶,美元升值,它也就跟著升。
1984年—1995年,由於美元對主要貨幣持續貶值,而泰銖是“盯住”美元匯率不動的,所以泰銖也隨著美元一起貶值。也就是說,同樣價格的泰國商品,在除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都變得更便宜了,這就大大提高了泰國的出口競爭力,出口的快速增長有力地推動了泰國經濟發展。1986年—1994年,泰國製造業出口年增長30%,製造業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由36%上升到81%,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從22%增加到29%;農業出口比重由下降到,農業產值佔GDP的比重由21%降為11%。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