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正住在一個典型的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社群裡,享受一種典型的巴黎式生活,這很有趣。”
開始的時候,格雷厄姆經常去歐洲看望瑪莉,後來他又在拉約拉買了一幢別墅。
這個醜聞很快在格雷厄姆的朋友之中傳開了,人們紛紛議論這件事的性質——是愛情,還是犯罪。
埃絲泰爾起初還能容忍格雷厄姆往返於拉約拉和貝佛利山的行為,因為她認為格雷厄姆的狂熱會降溫,這種狀況只是暫時的。而事實並非如此。埃絲泰爾對婚姻破裂的反應和哈賽爾相似,但是這種相似很快就結束了。埃絲泰爾不斷反抗,陷入了痛苦之中。
晚年以及婚姻(3)
哈賽爾離婚後獨自奮鬥,積極投入猶太復國運動並在猶太人婦女組織“哈德薩”中當上了電影主管。她利用膠片和鏡頭記錄了全世界猶太人在二戰及戰後的鬥爭情況,現在這些照片和影片都儲存在以色列的博物館裡。她又結過兩次婚,到晚年的時候,格雷厄姆和哈賽爾又成為好友,格雷厄姆還為他的第一任妻子在馬薩諸塞州的溫雅德買了一幢別墅。
可是埃絲泰爾卻無法排遣心中的憂傷,早已明白這一切的埃絲泰爾從沒有安於現狀,她絕不同意離婚。幾年後,她死於肺癌,在臨死前,她仍不屈服。
1976年9月21日夜,帶著所有的榮譽和爭議,格雷厄姆安祥地離去了,享年82歲。
而格雷厄姆的離去絲毫沒有削弱他在華爾街的影響力。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所創立的證券分析理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投資者。他所培養的一大批弟子,如沃倫·巴菲特等人在華爾街異軍突起,成為一個又一個新的投資大師,他們將繼續把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學說發揚光大下去。
。。
附:格雷厄姆的投資原則
1 價值投資
根據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投資,而不是根據市場的波動來進行投資。股票代表的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權,而不應該是日常價格變動的證明。股市從短期來看是“投票機”,從長期來看則是“稱重機”。
2 買進安全邊際較高的股票
投資者應該在他願意付出的價格和他估計出的股票價值之間保持一個差價:一個較大的差價。這個差價被稱為安全邊際,安全邊際越大,投資的風險越低,預期收益越大。
3 分散投資
投資組合應該採取多元化原則。投資者通常應該建立一個廣泛的投資組合,把他的投資分佈在各個行業的多家公司中,其中包括投資國債,從而減少風險。
4 利用平均成本法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投資固定數額的現金,並保持有規律的投資間隔,即平均成本法。這樣,當價格較低時,投資者可以買進較多的股票和基金;當價格較高時,就少買一些。暫時的價格下跌提供了獲利空間,最終賣掉股票時所得會高於平均成本;也包括定期的分紅再投資。
。。
最偉大的投資家
沃倫·巴菲特 最偉大的投資家
如果你在1956年將1萬美元投資給巴菲特,並且一直持有到現在,那麼在扣除所有的費用、開銷和稅金後,這筆投資的價值將超過3億美元!1956年,巴菲特投資了僅僅100美元,到了2006年,這筆投資為他帶來了價值440億美元的財富。
巴菲特的成功與許多富人不同。他不擁有任何專利,沒有發明過一項新技術,甚至沒有開辦過一家屬於自己的企業,也沒有透過繼承遺產、結婚或者中彩票獲得任何財富。他投資的原則是從他的導師格雷厄姆那裡學來的,他在投資和商業上的非凡成就不是來自於任何的發明或創新方法,而是透過不斷的採用那古老而又彌新的投資原則來實現的,他成功的秘訣對商業世界的任何人都是公開的:勤奮的修煉和堅持價值投資的原則(這些原則只是簡單的常識,既易學又易行)。
正是這易學又易行的原則成就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沃倫·巴菲特!
初露鋒芒(1)
1930年8月30日,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城,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就是沃倫·巴菲特。在家裡的三個孩子中,他排行第二,上有姐姐多莉絲,下有妹妹羅貝塔,父親叫霍華德·巴菲特,母親叫利拉·巴菲特。霍華德·巴菲特在奧馬哈經營一家股票經紀公司,後來成為了一名共和黨的參議員。父親沒有給巴菲特留下什麼物質上的遺產,留給他的是對於股票的強烈熱愛、出人頭地的自信心和對於政治的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