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且原中國區的各個綠洲、火洲都不再維持,使得火種粒資源集中起來,進入國庫。
除去當年沈聰帶走的資源,地共體已經回收了超過七成的狂暴碎星者遺澤。沒有火種粒資源的支援,越來越多的金屬生命開始向元素生命降格。元素生命是人為改造的生命體,核心就是不需要火種粒資源。
但元素生命依然需要依靠綠洲、火洲形成的活性來生存。
伴隨著政府開始取消綠洲、火洲,元素生命遲早也會失去生存的土壤。好在還有三成的火種粒,維持著北京城等少數城市,足夠金屬生命、元素生命度過接下來的生命。至於他們的下一代,將採取基因修復、干涉手段,恢復為有機生命。
也就是說。
地球文明的未來方向,不再是金屬、元素、有機三種形態並存,未來有且只有一種,那就是恢復成舊世界的有機生命形態。
這和沈聰此前的計劃有些不一樣。
是地共體做出的新規劃。
沈聰從未考慮過,地球到底要以什麼樣的文明形式存在,只要社會穩定、科技爆發就好,不管人類變成機器人還是石頭人。
但他尊重以陳秀妮為首的新一屆地共體,對地球文明的規劃。
而在地共體接連幾次擴大會議、反覆討論建言之後,一項新的政策在沈聰的同意下,予以透過。
這個政策叫《關於恢復地球有機生態環境並開發月球金屬生態圈的若干項規定》。
規定被民間簡稱為“地月分離”方案。
這份方案的核心,就是地球生態和月球生態的分離。
地球將恢復舊世界的生態環境,這是地球人類本該延續下去的發展道路,是人類可以選擇的真正未來。
只是在災變中被狂暴碎星者強行扭轉。
現在地球文明有了一次改正軌道的機會,於是大多數人類代表,選擇了把握這次機會。恢復地球的有機生命文明形態。
但狂暴碎星者帶來的,並不總是破壞,同樣有機遇。金屬生命至少目前來看,是更加偉大的文明。延續了無數億年,在地球還沒有誕生前,恐怕金屬生命就開始延續了,只是延續的方式不太一樣。
是以破壞其它文明的方式來傳承。
就好像鳩佔鵲巢,紅腳隼強佔喜鵲的巢穴;更準確說是巢寄生,杜鵑將自己的蛋產在別鳥的巢中,讓別鳥代為孵化。
找不到金屬文明的源頭,反正它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不知道多少文明的個體被汙染,逐漸進化到恆星級,再去汙染新的文明。
這樣的文明,既然降臨了,肯定是難以捨棄的。
所以地月分離方案中,月球將成為金屬文明的發展地。地共體將國庫中的火種粒資源拿出來,加上沈聰支援的火種粒資源,開始改造月球環境。
在寧靜海、澄海、豐富海、雨海、風暴洋地區,形成了巨大的綠洲範圍。
並在哥白尼坑建立了一座堪比北京城的物理城。
這座物理城將成為太陽系科技的中心,只有地球上的精英人才才能移民到這座城市。
豐富的火種粒資源,讓物理城成為金屬生命的理想宜居環境。不管是有機生命還是元素生命,只要在科研方面表現出傑出天賦,或者有重大建樹,都可以申請移民。然後獲得成為金屬生命的機會。
金屬生命科學家,將視研究成果而定,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加持。
成為金屬至尊不是夢想,而且金屬至尊只是一個起點,還有更高生命層次的機會,等待著這群科學家去了解。
至於地球,已經立法,不再允許新的金屬生命誕生,等老一批不滿足移民月球條件的元素生命和金屬生命死亡,所有的火洲、綠洲都將消除。
到時候地球和月球,兩個文明,並行前進。
第900章 離開前的告別
地共體的發展,沈聰幾乎未有任何干涉。
他的本體宇宙天尊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小行星帶中,安靜跟隨諸多小行星,一起圍繞著太陽運轉。
以減少對地球、月球的影響。
分身夏至活躍在月球上,來往於各大實驗基地,收集每一項科研的進展。同時自己也跟著學習或者科研,積累各種科學知識。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譬如天文物理上,推動人類的科技發展。
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表彰具有重大科研建樹的科學家,授予他們足夠的火種粒資源進化。
基本上所有科學家,都難逃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