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吹摹�
林思遠清醒過來後對林海問道:“林海,剛才你說的這些,是你自己想的還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可要對我們說實話。”
林海委屈的道:“爸,你怎麼也不相信我。你想想,我認識的人裡面有誰會教我這樣說,這都是我看了書以後,再結合學農時的體會自己想出來的。”
曲靜摟住了林海道:“媽相信你。我兒子大事上從來不說謊。”
宋漢傑停下腳步問林海道:“小海,問題你是看出來了,但你考慮過沒有有怎麼樣來解決這些問題?”
林海回道:“我考慮過,除了第一個方面外,其它兩個方面應該有辦法解決。但具體採用什麼方法則要在充分了解了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後,因時因地採取對策,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宋漢傑道:“有很多事政治條件和政策規定都是不允許的。不然大家早就幹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林海道:“我們要是等著條件許可那就什麼事也幹不成了。我們自己要善於利用現有條件來創造新的條件。國家政策也沒有說不讓多產糧食多產肉,也沒有說社員家裡就不能多幾個錢。在制定辦法時要講究方法和策略,首先要抓糧食增產,再抓集體社員增收和思想文化建設。大的方面不違背,小的方面搞變通。紅旗高舉口號照喊,你革命我比你還革命。等多產了糧食,國家、集體和個人都得到了實惠,社員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提高,到那時誰再想反對也不好辦了。除非是國家的根本政策有了改變。”
第八章 計劃成功
宋漢傑聽完了林海的一席話後,對林思遠說道:“老林,我也相信小海。他說的這些話不是靠誰教幾句就能說出來的,而是是經過了自己認真思考的。可是小海,你一個小孩子怎麼會對農村的事感起興趣了,而且開考慮的這麼深遠?”
林海道:“我們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到農村去學農或搶收麥子,部隊裡大部分戰士的家也都在農村。農民吃不飽飯、穿不上新衣、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的事我看到和聽到了不少。開始只是可憐同情他們,後來就開始在想用什麼辦法來幫著他們,所以就慢慢關注起農村的事來了。我現在想清楚了,身為一個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堂堂男子漢,負有為黨為國為民分憂之責。到農村去,改變那裡的面貌就是我思考後的慎重抉擇。”
林海連篇的大道理把幾個大人都給說暈了,但曲靜和孫雲霞聽到最後還是忍不住笑出了聲。曲靜道:“我說兒子,你才多大一點就敢稱自己是堂堂男子漢,那你媽我不成老太婆了?”
宋漢傑和林思遠也笑了起來。
孫雲霞道:“你們別說,小海說起話來真像個小大人似的。我看著心裡就喜歡。”
宋漢傑又對林海道:“小海,光想著做大事這還不夠。到農村去條件很艱苦,要過生活關、勞動關、想家的關,還要和幹部社員同甘共苦,得到他們的認同。這些你都要有充足的思想準備。不然得不到他們的認同和支援,你就是再有本事也使不出來。農村人有個特點,對不瞭解的人總是提防著,甚至還會打你的小算盤。但是他們一旦認可和接受你了,就會把心都掏給你。”
林海道:“宋伯伯,這些問題我都想過了,只是沒你說的這麼深刻。我要是連前幾關都過不了,還有什麼臉來談幹事業。你放心,我就是脫一層皮,掉二十斤肉,也要在農村堅持下去。我向你保證,我首先要在當好一個知識青年,和社員達成一片的同時為改變農村的面貌幹出成績來。一年初見成效,解決吃飯問題。兩年大見成效,讓農民過上好日子。到時候請你去驗收。”
宋漢傑道:“好小子,你給了我一堆充足的理由。我支援你到農村去。不!是我請你到農村去,按你所說和所想的幹出一番成就來。有什麼條件你就說出來。想不到啊!我宋漢傑革命了幾十年,居然要靠一個孩子去給我衝鋒陷陣。”
曲靜一聽宋漢傑說可以提條件,這才想起了此行的目的,剛才被林海一通驚人之語鬧得差點都給忘了。於是她不待林海回話就搶著對宋漢傑說道:“宋書記,你都這樣說了,我們當然也只有同意了。可是林海雖然是高中畢業,但你也知道這幾年在學校也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所以我的意見是林海在農村幹個兩年後,還是去上大學為好,這樣對他將來的發展更有利。”
宋漢傑道:“我看小海這孩子非籠中之鳥。這樣吧,只要他幹得好,兩年後我送他上大學去。”
“宋伯伯,我保證好好幹,可您說話也一定要算話啊。”林海見宋漢傑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