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海苦笑著搖了搖頭,想了一想道:“凡軍凡英,麻煩你們回屋子裡,把你們去年的收支情況細細的給我說一遍,我得好好記一下。”
兄妹倆放下了手頭的事,隨著林海回到了堂屋。林海把睡著了的許亮叫醒,又把王曉燕喊了出來,說有事情要商量。看林海手裡拿了個本子,和孟家兄妹一本正經的坐在桌旁,王曉燕和許亮都被弄糊塗了,不知林海出去轉了這麼一會,回來就開始發哪門子神經。
林海道:“你們倆人快過來坐好。現在請凡軍凡英給我們講一個四十三塊錢的故事。”
第十六章 沉重的帳
孟家兄妹的帳是這樣算的。
去年從生產隊得的勞動收入是43元,賣雞蛋的收入是28元,孟凡軍的一個初中老師家裡蓋房子找他去幫了八天工,有意幫他給了他6元錢。這樣全年的總收入就是77元。除去父親看病住院時所借的錢每年要還10元外,今年可供家裡支出的就剩下67元。
這67元準備怎麼用也經過了詳細算計。買衣服和鞋子預計要10元,因為兄妹倆都在長身體,再加上孟凡軍經常要去砍柴很費鞋子,這個支出不能少;因為隊裡分的糧食不夠吃,要買一些雜糧來補充,預計要花10元;然後要買鹽、肥皂、牙膏、毛巾、草紙、火柴、針線等生活用品,每個月支出2元5角;過年時再多支出5元賣點豬肉和粉條,其它東西就不敢買了。這樣全年總共要花掉55元。還餘下12元以備急需。另外原來每年還要花幾元的煤油錢,今年因為林海他們來裝了電燈,還不知道電費該怎麼算。
兄妹倆的一番精帳算得讓林海三人是目瞪口呆。三家雖不是大富大貴,但家庭收入最低的也接近兩百元。幾人從小到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不用為吃喝用度操心。特別是林海,家庭條件最好,前世先是當兵,後來又是億萬富翁,過手的都是幾十幾百上千萬,哪裡算過這些生活細賬?這兄妹倆活的也太沉重了。
林海感慨的看著兄妹倆,心裡想道:“既然我林海來了,從今天起你們的苦日子就結束了。”又想到來此的目的,就問道:“你們的收入比較別人家怎麼樣呢?”
孟凡軍道:“算中間吧。雖然我和凡英都在掙工分,但我們沒有餵豬,不然去掉買糠的錢,一年還可以多掙幾十塊。有些人家有人在外面工作,日子過得好一些。像那些人口多勞力少的人家,或者是碰到有個災病什麼的,每年分口糧的時候還要往隊裡倒貼錢呢!你們以後到處一轉就可以看到,我們這裡大部分人家房子上蓋的還是茅草。我們家也是因為你們這次來,大隊裡幫著換了瓦和接了電燈。有些家裡每天的煤油燈就是吃晚飯的時候點一會,吃完飯就上床睡覺。女人的針線活都是白天帶到地裡,趁歇歇的時候做。”
孟凡軍歇了一口氣,看了看孟凡英,又接著道:“有一些家裡的小孩連小學都上不起,更不要說是上中學了。我媽在凡英兩歲的時候就去了,我父親在的時候會篾匠活,白天在隊裡幹活,晚上就在家裡偷偷給別人編東西換點錢,每天差不多都要到半夜,這才養活了我們兩個,還讓我們都上了學。他是為了我們累死的啊!。我父親一走家裡一點錢也沒有了,凡英也只有退學回來幹活了。我這個當哥的沒本事,對不起凡英!也對不起我父親和我媽媽!”說罷,一雙淒涼的眼睛凝視著門外,好像在期盼父母會突然走進來。
那邊王曉燕和孟凡英早已抱在一起泣不成聲了。林海和許亮的眼眶也溼潤了;心裡如同刀絞一般。也不知用什麼話來安慰兄妹倆才好。
過了一陣,林海試圖轉移大家悲切的情緒,他問了一個現實的問題道:“凡軍,你不是說糧食不夠吃嗎?現在你們還有多少糧食?”
()免費電子書下載
孟凡軍道:“還有八九十斤,過幾天就要去買雜糧來摻著吃。”
“買什麼雜糧?”許亮問。
孟凡軍道:“就是豆麵和紅薯幹。”
許亮又問:“有沒有玉米麵?”
孟凡軍道:“玉米是粗糧,不算雜糧。要統購統銷的。沒有糧票買不到,再說也貴了買不起。我們家裡剩的糧食多半都是玉米麵。”
林海問道:“別的社員家缺不缺糧?”
孟凡軍道:“沒有不缺糧的。連何書記家也要買。去年我分了二百八十斤,凡英分了二百二十斤,有一半是粗糧。”
林海的心一個勁的往下沉。光明大隊的條件還是中等的,就連大隊書記家的糧食都不夠吃。那些差一些的大隊怎麼辦?農村的現實情況比他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