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天我媽媽下班回來,一手挎著菜籃子,一手非常興奮地舉著一樣東西,告訴我說我們能夠看彩色電視了,怎麼呢?原來當時流行一種塑膠的透明薄膜,上面印藍、綠、紅三種顏色,貼在電視螢幕上就可以看到彩色電視了。所以在電視上看到人的臉一半是綠色的,一半是紅色的。當然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要豐富多彩多了,充滿了色彩和各種創意。剛才我還想看看我們的錄影是否能放得出來。因為換了場地,所以裝置和線路都需要充分的安排,可能有點倉促,請大家原諒。
這是陽光衛視作為大中華文化區第一個主題頻道所涉及的各類節目的片頭和宣傳片,可以從中看一下。我們希望把歷史和文化帶入現代的要求。我們的口號是“有陽光就有力量,有文化生活更精彩”。
這是楊瀾工作室的節目,這是我在鳳凰衛視就開始做的一個人物訪談節目,那時候做了一百二十個人物左右。從今年7月份開始我重新做,每個星期有兩個採訪,到現在已經有三十多位了。
這個系列叫“未解之謎”,各種文化謎題,撲朔迷離的現象,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有很多證明外星人來過地球的遺蹟。
還有這是一部人物傳記系列片,這是中國第一個這麼長的篇幅,這種系列的人物傳記片。
這是科技與文明的系列,講那些我們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的電視、熨斗、洗衣機、電話、電報都是怎麼來的。
這是關於運動的一個系列。
這個系列叫《歲月流痕》。把世界上古今中外發生的重要的事件做一個回顧,這幾個片子是我們和美國的歷史頻道合作的。
這個系列是我們已經推出的叫《國寶背後的故事》,和國家圖書館做了近二十期的節目,從永樂大典、甲骨文到四庫全書做了很詳盡的介紹,主要是講故事為主,一會兒大家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片段。 。。
楊瀾 主題節目的興起(2)
“戰爭攻略”,這個據說是全世界男性共同的興趣,除了足球。
這個是我們共同推出的一個系列,叫《人物誌》。從戴安娜到達爾文等,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人,他們都會在這個節目裡出現。
《百年婚戀》是我們10月份即將開播的一個節目,包括現在的網路戀愛也在其中。
《眼睛想旅行》是各地的風情以及民俗的東西。
很多同學還沒有看到過陽光衛視的節目,所以給大家一個基本的印象,這是我們節目的一個體系以及外部的包裝,可以看出來,我們是希望把深厚的文化和人文的內涵,透過非常現代化和非常活躍的外部包裝和編輯的方式來展現給觀眾。我們為什麼這樣做?來談談時代,從小時候九寸到十二寸的電視的變化。我遇到很多人說楊瀾很幸運,我說是這樣的,但是好像說我不努力的意思,但實際上我想想的確如此,因為我1990年大學畢業,開始在中央電視臺主持《正大綜藝》的時候,我想全國觀眾那時候只有幾個節目可以看,有幾個臺可以看,所以只要做得稍稍好一點的,就可以出名。但是,現在全國觀眾可以看到四五十個臺,這是一個爭奪眼球的戰爭。
頻道的興起改變了很多電視臺自高自大,以自我為中心的精神狀態,轉而要跟觀眾有更多的互動,更多地考慮觀眾的要求。網路的出現和數字以及壓縮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能夠看到的頻道正在成倍地增加。在座可能有一些學工科的同學,如果我說錯了可以糾正我。在有十六根光纖的傳輸系統當中,可以傳輸上萬條頻道,而且在這個數碼時代,如果就像尼克拉…龐帝所說的那樣,每個人都可以辦一個沒有執照的電視臺,電視和傳播的數量,還有包括傳遞的資訊就是無可勝數了。
而播出也從單向的廣播轉為雙向的互動,從我播什麼你看什麼,到你想看什麼我播什麼,甚至是我一邊播,你一邊看,你的要求隨時在我的節目中體現。
學傳媒的同學比較瞭解,全國各地省一級,市一級,無線和有線電視臺正在合併,整合成一個統一的電視總集團,在各個省都有。在整合的過程中,發現這麼一個現象,無線電視臺和有線電視臺同時有新的節目,音樂電視節目,體育節目,當它們合併以後,往往只能剩下一個頻道,一個音樂電視的頻道,剩餘的頻道怎麼辦?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只有走主題化和專業化的道路是生存的必由之路。除了電視正在發生這些深刻的變化以外,中國的生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人們的輿論水平,資訊要求的趣味和質量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有一個現象在國際上已經出現了,從這一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