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的導演拍片,喜歡全國各地,甚至滿世界的採景,恨不得把各地風景名勝,不一樣的風土,都納入電影裡面。
王啟年對於這種做法,覺得很蛋疼。電影觀眾,更在意的是劇情和創意,而不是把電影拍成旅遊宣傳片。
而實際上,bj市已經有足夠的景點,讓王啟年拍片。至少。《江湖》這部電影,無需全國各地的採景。
bj市儘管這些年不斷的拆遷開發,但依然還保有大量的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築。除了建築之外,還有一些老人。
這些老人還活著,他們對民國時期的真實記憶,可能勝過很多專家。所以,王啟年拍片的時候,經常也和一些當地的老人閒聊。
一些七八十歲高齡,甚至更老的老人,透過和他們閒聊,讓王啟年得到了大量的民國時期的第一手參考資料。
“老大爺,民國時期的這條街,是這樣的嗎?”王啟年問道。
“哪能是這樣呢,沒有現在這樣整齊的水泥路面,也沒有這麼現代化對吧?不過,霓虹燈、路燈也有,商店也有很多,大多數都是小店。百貨大樓也有幾家,但都是有背景的人開的。”老大爺抽著旱菸說道,“學校裡面教的東西,比現在的課本簡單的多。不過,看起來也像是個學校。醫院什麼的,當時就根本不是窮人應該進的地方!老實說,當時就是直接的兩極分化,上等人和下等人,涇渭分明!”
“那時候。bj市的治安好嗎?”王啟年問道。
“亂!怎麼可能好啊!我跟你講啊,那個年代,每天都看到街上死人。活活的人,就餓死了,躺在地上。也沒有親戚朋友收屍,只有收屍隊。””老大爺說,“隔幾年,京城就換了一批軍閥當權,高層都很混亂,很多人都朝不保夕。怎麼可能太平?!”
“那時候城市裡面有江湖中人嗎?”王啟年說道。
“有!武館,鏢行,和尚、道士,還有街上各行各業,都有幫派的。”老大爺表說道。“當然了,很多幫派都是政治勢力扶持的。比如,日本貴族扶持的漢奸,還有各路軍閥扶持的一些勢力。那時候的警察,黑啊,窮人最好別報警了,報警要看人,一般警察欺負窮人。只給富人、大官們跑腿做事。當然了,那時候,軍閥尊重學生。學生們鬧事,很多情況下,長官們都慌了,不敢做主,要向上面請示。至於泥腿子們鬧事,那就沒那麼好運了。直接開槍打死,死了也白死!”
跟bj上了年紀的人談了一堆當初的民國。王啟年也意識到了所謂的“民國範”,本質上就是高層醉生夢死。另外,當時政府優待學生和教授。於是,當權者和知識分子,不到百分之一的人,享受那種民國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生存狀況,不會比現在的阿富汗、伊拉克之類戰亂地區要好多少。
由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王啟年電影《江湖》裡面,也擁有了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民國男神、民國女神的民國範。與此同時,大量民國底層人的苦難,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刺激。
這種對比,也使得電影的不純粹是娛樂,而多了一些歷史和社會的思考。
有時候,王啟年都沒有找專業的群眾演員,而是直接找街上一些閒著無聊的街坊,給他們盒飯錢和臨時的工錢,很多的當地居民,都很願意配合換上戲服,拍電影。
拍戲的時候,找一些老年人談解放前的生活細節,或許,不少的老年人不免要扯淡、忽悠,把謠言當作歷史講。但主要是圖一個氛圍,那個年代人所思所想,看起來像樣就可以,不需要安全照搬歷史。
畢竟,《武俠》裡面本身就了模糊了年代,只說是民國時期。具體那一年,王啟年並不詳細解釋。
為什麼呢?因為,解釋五四運動之後的近代史,很容易犯忌諱。無論你是什麼政治看法,即使是和官方給的資料一樣,一般也不准你隨便解釋。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不是說你拍勝利者馬屁,就準你拍。
不準的,你什麼身份,誰準你解釋這段歷史?
比如,宋朝趙匡胤是武將政變上臺當了皇帝,照理說他武將,應該對自己同行的軍人更照顧吧!錯!正是因為他的武將上臺,所以,嚴厲打壓武將,有宋一朝,都是重文抑武,給文官有史以來最優厚的待遇,給軍人完全就是防備和猜忌。
此外,宋朝的很多文臣犯下的大案子,也都書寫歷史書出了問題。簡單說,誰當權,誰寫歷史。當權者被政敵推翻,就要重新編寫當朝和前朝歷史。而此前參與寫歷史的,都犯下大罪。
讀北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