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源,開啟我們的歐洲市場第一道門。然後僱傭他們的船隻把訂購的東西送往亞速爾的英雄港。” 嚴曉松用手圈了下地圖上的葡萄牙版圖,心裡熱血澎湃。 “可貨物運送到了亞速爾群島,我們又怎麼送回北美?” 提問的是祝曉力,前經偵隊的警察,退役特種兵出身,負責歐洲人員的安全。在大災難當天被嚴曉松第一個從廢墟下扒拉出來,所以和嚴曉松關係極度鐵。 “這就是接下來的關鍵。到了里斯本,完成第一階段任務後,我,嚴曉松,楊雯雯,袁欣藝,周可民,還有你祝曉力,我們六人兵分兩路。一路繼續乘坐五月花號去荷蘭,那裡由於離現階段歐洲三十年戰爭的核心戰場較近,有大量因戰爭破產的工匠或德意志地區難民湧入,可以輕易獲得我們需要的歐洲技工和契約奴,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更大的機會買到船和僱傭有經驗的船員!其他人在葡萄牙本地進行活動。” 蘇子寧接過了嚴曉松的話,把手指伸向了西歐沿海的著名低地國家——目前統治世界海上貿易、被譽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 “耶!我喜歡荷蘭!風車,木頭鞋!”24歲的女翻譯袁欣藝雙眼都在冒星星。 “嗯,還有滿大街的糞便、人販子和全身長瘡的乞丐。”蘇子寧隨口扔了句。 袁欣藝愣了一下,慢慢地,沮喪地垂下了頭。 隨著越來越多的計劃一一展開,眾人從小心不安,重新變得亢奮異常。就連沒有參與本次遠航的幾個年輕人,也都興奮地雙手握拳。 “好,為了我們的歐洲之行,乾杯!” “乾杯!” 火熱的激情在寒冷的除夕之夜盪漾在某座木屋裡,一群在曾經的社會中一年到頭都沒多少機會離開居住地一百公里外的年輕人,在啤酒和大吵大鬧中抒發著內心的豪情。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周可民除了彈手風琴和喝酒,從頭到尾都沒說上幾句話。 零點了,農曆新年到了。廣場上,凍得鼻涕都快出來的幾個委員,將用黑火藥臨時製作的一串鞭炮點燃,噼啪的爆竹聲穿透空寂的冬夜,驚醒了叢林裡的生靈,響徹在哈得孫河兩岸……
………【第十九章 五月花號起航】………
新年大假後的第一天,有兩件事成為了曼哈頓社群的頭等熱點。一是春耕農業前的土地整備工作,二就是五月花號的起航。 哈得孫河兩岸各部落來的印第安僱工超過了一千人,在雪融後的布魯克林西部的各條溪流交錯的肥沃地帶開始了伐木或填地的開荒工作。為此社群委員會甚至還調動了幾輛改裝的車輛來輔助。 對於絕大多數一輩子都和種地無緣的城市青年來說,這樣的熱鬧場面確實讓人既激動又很費解。他們甚至無法計算出需要多少面積的農田才能保證他們天天吃上白麵。 幾十個本就出身農村的前碼頭工人們輕鬆寫意地指揮著各自的僱工隊伍,教這些只會最原始耕種方法的印第安人怎麼去處理土地。 年過五十的海惠芬大媽穿著厚厚的紅色冬衣,在整個開荒隊伍中格外顯眼。海惠芬在穿越前只是個老實慈善的Y市農村老人,有著極為豐富的農耕經驗。大災難當天因為給碼頭做工的侄兒送吃的,結果被捲到這個時空,但早就喪偶的老婦人顯然比更多年輕人更為堅強。 這裡肥沃的土壤環境讓和土地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老農婦欣喜異常,農業部的幾個在讀農大專業的小毛頭幾乎全在她的指導下安排著今年的農業計劃。一個多月以後,只要土地的春播整備工作按時完成,這些農田就將成為今年的春播大餐。 印第安僱工們聽不懂這些華人漢子們在開荒時呼喊的號子,但他們很明顯地被當前整齊規劃的耕地面積給震撼了。幾千年來,一個個還基本處於漁獵生產階段的北美印第安部族除了在村落周圍隨意種植玉蜀黍和少數幾種本地果蔬豆類外,根本沒有如此大手筆的農業耕種經驗。 部族首領們對這些去年秋天突然出現在曼哈頓的華族人,從最初的警惕到現在的友好融洽,已經被對方高深莫測又顯而易見的強大富裕所震撼。他們有所保留地接受了華人的建議,決定看看這些華族人到底還能給他們帶來什麼驚喜。 按照社群委員會的1621年度農業生產規劃,除了曼哈頓居民本身要在布魯克林至少開拓出2000畝的農田外,還要指導哈得孫河兩岸幾家印第安村落完成總計3000畝的開荒面積,總的農業種植規劃超過5000畝。為此他們將提供極為珍貴的優質小麥以及幾類蔬果藤苗種籽。 這些種籽都是從某個種子公司的碼頭租賃倉庫廢墟里挖出來的寶貝貨,雖然數量不多,但就小麥而言,還是足夠完成這次超過3000畝規模的小麥播種。而剩下的總計2000來畝,將主要種植北美玉米。 蘇子寧的如意算盤最終還是沒能如願,曼哈頓社群的富有和溫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