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3/4頁)
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愁悶就可以解之嗎?本官現在有一個初步想法,待你們遊歷各縣之後我們再談。
我敢說,屆時定讓你們一展愁眉。
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
只要我們認真去做,什麼事情都不在話下。”
二人連連點頭,滿嘴說著客套話告辭而去。
他們回到住所,都暗自猜測陳君賓有什麼高招可以讓自己一展愁眉。
。 想看書來
鄧州出糧濟蒲虞 柴紹引軍圍朔方(1)
張、皇甫二刺史第二日離開州衙,分頭到鄧州所轄縣境內走動。
就見沿途青山綠水之間,到處都立有水車,百姓們輪班立於其上踏動,口裡吆喝著宛中小調,細辨其音曰: 腳踏風輪轉吆,嗨嗨 風拂田埂香嗨,吆吆 水來,水來,嗨嗨 水就來了吆…… 鄧州隸于山南道,氣候山川既有北方的粗獷雄渾之意,兼有南方的秀美婉約。
這裡的人說話或者唱起小調,結尾處往往打上一個洄兒,既耐人尋味又透出特別。
二位刺史觀察沿途,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這裡的人精神面貌很好。
他們不禁感嘆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糧壯人膽啊。
待他們見到各自的子民,則別有一番滋味。
災民在異地見到自己的官府老爺,皆嚅嚅囁囁不敢吭聲,讓二位刺史最臉紅的是,其中一些人竟然表示要定居在鄧州。
二位刺史聽了這樣的話,心裡不免有氣。
然細想想,若讓他們返歸鄉里,那裡無食無火,與這裡實有天淵之別,他們也不好意思出聲斥責。
三日後,二位刺史返回鄧州府衙。
陳君賓這次身著官服在堂上接待他們,笑問道:“二位大人幾日來定是勞乏得很了,不知道還有沒有興趣聽聽我的想法?”
二人這些日子一直在想陳君賓的答案,早已經迫不及待,他們連聲道:“願聞其詳!願聞其詳!” 陳君賓示意陳別駕說話。
陳別駕道:“陳大人這些日子日日對我們下屬說,蒲、虞二州遭災,災民流失到鄧州,則鄧州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換句話說,眼看著災民忍飢挨餓,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所以災民到來後,本州先給他們騰出住所,再給以吃食,此為本州賑災的第一步。”
張、皇甫二人拱手向陳君賓致謝道:“陳大人仁義為懷,我們代災民感謝鄧州的大恩大德。”
陳君賓揮揮手,示意陳別駕接著說。
“至於第二步,即是專為蒲、虞二州設計的。
陳大人的意思,是想讓二州的災民近日各自返回家園。
二位大人到下面巡查的日子裡,本州各縣已經報來災民的數字,並造有名冊。
計有蒲州人口六千七百八十一名,虞州五千三百六十名。
另聽說鄧州周圍州縣裡,也散落有二州人口,就請二位大人詳查了。
“這些災民返鄉,必然面臨無口糧及種子之虞。
陳大人已經想好了,這些口糧及種子由本州提供,可按每州一萬人口計算供給。
另為解眼前燃眉之急,本州分別贈送給你們二州五千石糧食,剋日即可解送至境。
至於如何戰勝天旱,如何使本州官民行興農大事,二位大人胸懷韜略,其實不用下官多說。
“最後一步,若貴州秋後果然大熟,請逐年將本州所供之糧返回,此次贈送之糧食不在此列。
陳大人說了,若秋後天不與便,收成不好,這些糧食就統統不用還了。”
二位刺史張大著嘴巴,覺得就像是憑空裡掉下一張大餡餅來,不禁喜極而狂。
他們連聲說:“要還,要還。
只要渡過了眼前的難關,秋後定加倍償還。”
陳君賓拱手道:“二位大人,本州所輸入糧食,只能解眼前之困。
如何振興本州農桑之事,皆賴二位大人之力,君賓在這裡心有餘而力不足。
惟祈禱貴州群策群力,加上老天爺再長眼,以徹底擺脫困厄之局面。”
皇甫刺史道:“本官以前僅聞陳大人之大名,今日方知道陳大人的胸懷。
我和張刺史此行非虛,既學知了鄧州的興農舉措,又憑空得了這麼一大注的厚賜。
陳大人,本州百姓定會記下你的恩德,當立功德碑以記之。”
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