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指的是提供幫助,在任何有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這就已經很好了!這不可能有錯,因為樂於助人一直以來都是好品質。然而,問題在於這是否就抓住了友誼的本質?看看下面這段父子對話:

兒子:爸爸,你怎麼有這麼多朋友?

父親:可能在朋友眼中我一直都樂於助人。

兒子:我也樂於助人,也幫助過不少我認為可以當作朋友的人,但結果我沒

有幾個親密朋友。

如果友誼僅僅是提供幫助、對朋友有用,我們如何解釋為什麼這麼多友好、樂於助人的人最終沒有獲得他們應得的那麼多朋友?這個困惑的答案在於這些表面上友好的助人之舉背後的傾向。不是懷疑這些助人者的真誠,而是要區別以下兩種傾向:

我提供幫助,因為大家都說助人是一件善事。

我提供幫助,因為我的朋友在此時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幫助。

遵從道德原則還是幫助朋友

如果我們的助人行動是基於第一種傾向,我們也許是出於真誠和好意,因此會得到道德上的嘉許。無疑這是友好的舉動,但值得懷疑的是:這種舉動在多大程度上對友誼起作用?問題是,在這種思想背後是一種如激進的女權主義者瑪麗蓮。 弗裡德曼(Marilyn Friedman) 說的“對於抽象道德準則的忠誠”,而不是“對於人的忠誠”。在忠於抽象道德準則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儘可能友好並盡我們所能提供幫助(假設這就是大多數道德準則贊同的做法)。但問題是,我們可能是基於一般化的規則去提供幫助,而沒有考慮到“特定的場合、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也就是說,我們也許僅僅是在一些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時間中遵從了一些外在的指令(例如,提供幫助),而沒有考慮到我們面對的是什麼人。而提供幫助者也許僅僅是透過遵守一些公認的道德準則來完成道德行為,而不是真正地幫助某個獨特的、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人。然而,從接受幫助的一方來看,對方是否是基於對他們提出的實際的需求以及兩人之間的獨特關係來提供幫助,這一點意義重大。

無疑,接受幫助肯定是令人受益的事。但我認為,我們還是在意自己到底只是眾多受益者中的一個,還是被朋友看做是一個特殊的個體。當然,我們不會怨恨那些對所有人都友好的朋友,但我們肯定不會把這樣的人看做親密朋友。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尋求的關注是,正如弗裡德曼所說:“對於某個獨特個體的忠誠。”這種忠誠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關注的是個體獨特的“需要、渴望、自我認同、歷史,以及涉及獨特個體的方方面面”。

在忠於一段友誼這個新的信念下,不再是盲目遵從某種教導我們好好做事、好好待人的一般規則。相反,它要求我們把朋友當成擁有獨特的背景、興趣和問題的獨特個體來給予獨特的關注。表示我們的關心和關注的方法,不只是遵從一般的、機械化的“助人”的原則,我們必須在每個具體的事件中作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判斷,這種判斷“基於我們的朋友的特別的需要、興趣和價值觀”。簡言之,真正的友誼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發生:你的朋友根據你是誰、你們共同經歷了什麼、什麼是你的最大利益,來為你做事,而不是僅僅遵守一般道德原則。根據這種理解,有兩點對於“忠於人”是很重要的:

作為對人忠誠的友誼(2)

第一,人與人的關係要想發展並最終轉化成真正的友誼,我們到底多慷慨、多友善其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瞭解對方多少、在多大程度上欣賞(雖然不是共享)對方的價值觀和興趣。如果沒有一定的瞭解和欣賞,我們如何能針對一個獨特的人來行動或表示關心呢?與朋友相處,重要的不是你是否能借給他錢或幫他透過考試,而是你是否願意認真傾聽並理解和欣賞他的職業發展、價值觀、生活方式。

第二,給朋友提供利益或幫助並不是我們關心朋友的最好的方式。支援和幫助,尤其是金錢方面的,如果時機不當,可能會損害友誼。即使我們非常在乎朋友,也不是對所有的朋友在所有的情況下都該同樣地行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還是要取決於某個朋友的獨特的需要、價值觀和目標。也許大多數時候,我們及時的幫助會得到朋友的感激並有利於友誼發展。然而,我們的熱心也可能在某些時候讓人難以接受甚至被看成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施捨。真正的友誼,或者對一個人真正的忠誠要求我們判斷何時該借他錢,何時該不予理睬;何時幫他成功,何時看著他跌倒;何時為他犧牲,何時放手不管。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