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翎依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和笑意,來圈養和馴化孩子,以此維持自己的權威身份。
被這樣馴化和圈養的孩子通常會很抑鬱,因為他們很難得到愛和認可,於是總是努力去追求愛和認可,陷入一個惡性迴圈:“權威喜歡什麼,我就努力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如果權威不高興,那就是我的錯,我太笨、我太懶、我不中用。”
被這樣馴化和圈養的孩子缺少自我認同的機會,因為霸道的大人喜歡的是控制和服從,而不是平等與自由。哪怕和老師的關係相當不舒服,女孩也會懷疑自己的感覺,迅速把不舒服的感覺消除掉。
孤獨又會把這種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因為缺乏別人不同的對照,她會以為所有的關係都是如此;
同時,她還會在孤獨中產生一種奇怪的觀念:“只有老師才真正愛我,其他人可能連關心都不會關心我;只有老師能接受這麼差的我,其他人如果瞭解我的內心,估計一樣會不滿意我,討厭我。”
回到現實中來。
我認為,在許多人的成長經歷中,都可能會遇到這樣苛刻又自戀的大人。
——他們無力成為孩子的支撐,卻又希望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滿足自己的要求。
——他們會給入侵孩子的邊界尋找藉口:“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是你太不努力、不要受到壞孩子的影響、要乖,要聽我的話……”
讓人難過的是,如果沒有得到外界的幫助和支援,在一段虐待型關係中長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走出這類關係的能力。相反,由於早已經習慣了這種環境,會因為覺得這種關係很熟悉,而更容易掉進類似的陷阱中。
我想,治癒這類創傷後遺症,最重要的就是像動畫片所說,不是去逃離、迴避,而是勇敢戰鬥。
——不是和現實中某一個人戰鬥,而是與內心虐待你的聲音戰鬥:“我應該渴望愛!
渴望得到關注,這不是我的錯。
我也同樣配得到愛和關注。指責、挑剔、不滿意,這不是愛,這是傷害。”
從今往後,你要多去了解愛是什麼,透過那些好的電影、書籍,以及周圍那些過得輕鬆自在的人的現身說法。
當你越來越瞭解愛是什麼,你就開始踏上了愛自己的路。這會大大增強你離開虐待型關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