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頁)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說華夏在家就好了。言下之意透露出不能上大集消費的惋惜。我們沿途看到自由貿易的攤位已經擺好了。一個個攤位貫穿了整個村莊的東部,從牛馬市裡一直襬到了小學校的門口。村民們聚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灘位前挑選著自己所需的商品,為明天的元宵節做準備。買主和賣主討價還價的聲音和小商販喲喝著叫賣的聲音此起彼伏。白騰騰的熱氣從他們嘴裡撥出來又噴到他們凍得又紅又硬的手上。包著鮮豔頭巾的村婦,嘴裡呼著白氣嘻嘻哈哈地說笑著,挑選著。買好了東西的人又打著招呼一同慢慢走著回家去。多數的人都是向村西頭走,只有少數的人繞過街兩旁的樓房回到樓房後面的他們的家裡去。這少數人露在空氣裡的頭把他們從那些包著鮮豔頭巾的村婦、帶著大耳帽的村夫區分出來。我先是注意到了他們頭上的區別,接著我就發現他們衣著的不同來。大街上大部分人都穿著西裝或皮衣服,頭上戴棉帽子或頭巾,腳下是布面棉鞋。不用說西裝都是一般布料做成的劣等貨,皮衣服也是好多年前在城裡流行過的舊樣式。那少部分人穿著不甚考究,因而顯得更休閒。就是這不同的衣著把街上的行人區分成完全不同的兩群。多數的一群人在看到少數人時故意大聲地說話、笑,用快樂築成一道牆擋在身體的周圍。接著我發現他們這麼做是因為少數的一群人像帶著標籤一樣戴著一臉冷漠與輕慢的神情,高高地抬著頭在人群裡走來走去。
“啊,看,這麼個小地方還有這個哪!”於陽指著一個地方大聲地說。他的大聲引來一些人向我們觀望。並引出他們譏笑而驕傲的神情來。
於陽指的是一家肯德基連鎖店。這家店門上掛著畫著漢堡考雞等食品的大紅招牌。我也沒有想到在這裡居然能看到這樣一家連鎖店。於陽拉著我走到店前,孩子氣地趴在塗著白色聖誕老人、聖誕樹、貼著紅福字和喜聯而顯得亂七八糟的櫥窗往裡看。店裡真有人在吃,用筷子夾著蛋糕麵包等西式食品往嘴裡送。於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村裡人一定是剛接觸這種東西吧,還不會用刀叉呢,就是會用的話,他們也不願意用吧。”我用這話來為我的故鄉開脫。
“這樣才自然啊。人和東西都那麼自然。看看這裡的女人,人人都有著毫不裝飾的紅臉膛。這可真是高階化妝品也裝飾不出的美麗呢。嗯,身材也這麼自然這麼好,這要是讓都市裡那些白領們看了準氣死了。她們花了錢天天到健身房裡去蹦也蹦不出這個效果啊。……有意思,看這些人,買個東西還能買出這麼生機勃勃的氣氛來。”
我們離開連鎖店的門口,繼續走時,於陽看著迎面而過的人流,對村婦們樸素而粗俗的打扮大加讚歎。於陽大概想起城市裡的人們來了。在那裡每個人都端著一張冷漠而蒼白的臉。買起東西來也匆匆忙忙的。各人之間是完全獨立的。照這裡整個大街上招呼打成一片,熱鬧的充滿了生活氣息的景象來看,城市裡的生活真是病態而乏味呀。我雖然深知這平靜的熱鬧只是表面現象,也想到村民們的平靜而快樂的臉或許只是因為無知少欲才有的假象,我也不能不為他們感動了。
我的心情也在這氣氛的感染下好了起來。“是啊,看到他們的高興,好象自己要是不打心眼兒裡高興起來都是不應該的呢。他們的快樂真是沒有負擔啊。真可以說是完全真誠的。那是因為鄉村裡沒什麼娛樂嘛,過年過節的熱鬧氣氛才會受到這麼歡迎。我小的時候過年過節雖然也張羅的熱火朝天的,可確實沒什麼吃的。這幾年,這地方的人有錢了,集市才這麼繁榮啊。華夏在信裡告訴我說這個村子去年,或者是前年還被評為現代化的文明村呢。村長是個很能幹的人啊。在以前我小的時候,集市上的人可沒這麼多。集市也沒這麼大。那時候鄉政府也不在這裡。醫院啊,郵局啊汽車站啊什麼都沒有呢。只有一個牛馬市。那牛馬市也就是一塊荒地。站在這道中間向東望過去,除了那個大石屋子外,可以一覽無餘地看到山的入口,也可以看到山上的寺院。現在站在這裡是看不到那個大石屋子了。都讓房子擋住了嘛,山上的寺院倒還可以看到。”我抬手指指北面山上讓於陽看。銀灰的天空下,頂尖上蓋著白雪的群山巨大的毛筆架似的圍著山谷中間的村子。山上的寺院山水畫中用來做點綴的簡筆小屋一樣坐落在山坡上。
第一天(上)(16)
郵局是一個方頭方腦的平房建築。這個地方應該是以前鄉政府辦公的地方,想必鄉政府搬到大樓裡後空出來的房子就用作郵局了。一塊黃銅色底上寫著“郵政儲蓄”四個閃亮黑字的牌子,和坐在街邊、離整個牆都貼著綠瓷磚的牆壁兩米遠的綠郵筒,把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