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邸浩楠帶來的二十艘護衛艦。連帶著新進投奔鄧浩楠的金門島舊部們,都加入了搜尋大軍當中。
每年的春天,大明內廷都要舉
招聘的人不外乎就是宮女和太監。
一提起大明的冉廷,有兩樣最是出名。
一是大明的皇帝的後宮最為殘酷,能羞花、容能閉月的明朝宮廷美女們,她們所揹負的**、殺戮和殉葬等等痛苦,於中國的歷朝歷代來說,應該算是最為深重的了。
另外就是太監了!
明朝的皇帝都喜歡使用太監,因此也註定了明朝的太監成名者不計其數。數量最多的時候,太監達十四萬之眾。
太監干政,攬權,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
但是,以前的歷朝歷代,太監的文化水平非常低。
不過,到了明朝,因為政治需要,明朝的太監有專門的“宦官學院”培養人才,因此這些有文化的太監們長期活躍在大明帝國的政治舞臺上,十萬太監如同十萬只白蟻,一點一點的毀掉了明朝的萬里長城。
朱元璋曾在立國之初,在南京皇宮門口立了一塊鐵牌,上寫著“內臣有干政者,殺無赦”可惜。只傳到英宗朱祁鎮手中就被一個叫王振的太監壞掉了規矩。太監崛起干政,就是在朱祁鎮時候。
胡惟庸造反被殺後,朱元辭徹底取消永相制度,自己兼職當了承相,幹了一陣,把老朱累壞了啊!工作太累了吃不消啊
再設立承相,老朱不放心任何人!
老朱聰明啊!他發明了內閣制度。就是挑出一些有才華的人組成一個秘書班子。官職只有四五品,權利也不大,主要是幹一些秘書的活,這些內閣成員的主要任務就是代表皇帝閱讀大臣們的奏章,並對國家的一些事情提出意見,寫給皇帝,叫做票擬,皇帝要是同意了,就用紅筆批示,叫做“批紅”
發展到後來,國家的權力只簡化成兩部分,“票擬”和“批紅”
票擬的權利當然在內閣手中,批紅的權利開始在皇帝手中,慢慢地,皇帝懶了,幾十年不上朝,全世界只有大明的皇帝乾的出來,跟樂不思蜀的劉禪有的一拼。皇帝於是就培養一些太監讀書識字,學文化,然後挑出些可靠的,代替皇帝用紅筆批示,這個衙門就叫司禮監,批紅的太監一般有好幾個”頭叫做秉筆太監。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讓太監去讀書識字!
有了文化的太監就不是一般的太監了,因為他們在有了文化的同時,也有了無法抑制的野心!
隨著文官集團的發展,內閣的權利越來越大了,閣員們把自己的官品也提高到一品二品的地位,閣員們一個提拔一個、照顧一個,老鄉、同年、同事、親戚等等,慢慢的形成了跟皇帝可以對抗的集團,這就是大明歷史上有名的“文官集團”內閣的頭叫做首輔,首輔事實上比前朝的承相權力還要大,處心積慮廢除承相制的朱元璋最終還是沒有鬥過心眼多的文人啊!
從朱林的孫子宣宗開始,以“三楊內閣”的形成為標誌,文官集團形成氣候,開始跟皇帝拔河了,確切的說。就是爭奪大明王朝的實際統治權。你想想,皇帝只有一個啊,內閣卻至少四五個,皇帝幹不過內閣,他需要幫手,環顧四周,誰能給皇帝出一把力啊?誰是離皇帝最近,皇帝最信任,又能給皇帝幫忙處理的人是誰呢?
只有太監,在皇帝看來,太監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文官們為什麼皇帝不喜歡呢?文官們有這些毛病:嚴肅死板、愛教人、經常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周圍的人,一點點的錯誤他們就會誇大無比,這樣的人放在今天誰都不喜歡!相比而言,太監就不一樣了,至少能讓皇帝開心、至少聽皇帝的話、皇帝在太監跟前有尊嚴
所以太監必須走到前臺來,跟文官集團對抗,這種想法,到英宗時期,終於由太監王振把他變成了現實。
此後,明朝的皇帝便承接他們上一屆皇帝的處政方針。那就是文官強大了,就培養太監,削弱文官集體。反之,太監強大了,就培養新的文官集體與之制衡。
天啟帝上臺,東林黨勢力太過於龐大,於是天啟帝先殺了與東林黨建立聯盟關係的太監首腦王安,後來起用與東林沒有什麼關係的魏忠賢主管太監一系勢力。
這魏忠賢可是了不起,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幫著天啟帝將東林黨給幹趴下了。而魏忠賢也在這個期間壯大了起來,手下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黨羽遍佈整個朝野上下,各州各府。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均置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