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般的復活了”
“王爺您——”
王承恩不解的看著朱由檢,後者說道:“先讓他替我大明多賣賣力氣,將來本王再一點點的收拾他”
王承恩正要說話,這時突然有內監來報,京城大內劉公公前來宣旨。
信王聞言已是喜上眉梢,急忙到前廳焚香領旨。
劉公公宣讀聖旨前,先跟王承恩說了規矩。當劉公公宣佈任命信王接替同治皇帝成為大明未來儲君時,信王正要接旨,不料王承恩急忙在信王耳邊講劉公公的話重複了一遍,稱需要拒絕兩次以示信王以前沒有窺視皇位之心,第三次才能接受任命。
信王朱由檢本來心中就有鬼,聞言後,想到如今自己不過被任命為儲君,以鄧浩楠的實力,依然能夠使手段把他給廢了。因此不敢不小心,想到這劉公公乃是太后的親信,不疑有他,於是只好按照劉公公所說,拒絕領旨。
拒絕領旨可是抗旨
但是眼下朱由檢沒有別的辦法,也忘記了這碼子事情。劉公公淡淡一笑,暗笑朱由檢已經上套,因此也不揭破,繼續演戲。
“過幾天還有第二位公公過來宣旨,王爺照做便是”
說完,劉公公便立刻離開。信王有心挽留,但對方稱急著回京報告,因此信王只得放他走。
劉公公走後,信王本就是善疑之人,越想越不對勁兒。若不是當時聽到立他為儲君時過於興奮,也不至於來不及思考。
“應該不會錯這劉公公確實是太后身邊的親信”
朱由檢想想也是,他雖然不相信鄧浩楠會好心的幫他登基,但是卻可以相信太后。
幾天後,正當朱由檢著急的時候,第二個傳旨太監來了,還是太后的親信。這時朱由檢方才放心。按照事先的安排,他第二次拒絕了聖旨的命令。
而朱由檢一高興,忘記了京城的細作已經好多天沒有訊息傳回來了。原來,自從朱由檢違抗第一到旨意時,京城就震動了。朱由檢抗旨,不接受儲君只接受皇位的訊息不脛而走。而京城內的信王眼線想要把訊息傳遞出去,但無奈鄧浩楠下令京城許進不許出,整個直隸、陝西、山西全部封鎖了訊息,使得在蘭州的信王得不到任何關於京畿的訊息。
朱由檢抗旨,令群臣不解。太后張嫣震怒,錢謙益要求嚴懲信王,鄧浩楠出面求情,請太后再給信王一次機會。於是,張嫣同意,下發第二道聖旨。事實上,在張嫣宣佈發第二道聖旨的時候,朱由檢已經第二次抗旨,第二道聖旨在前一天已經反到了京城。
鄧浩楠故意封鎖訊息,在第三天才把第二道聖旨拿出來,表示信王已經第二次抗旨。這回,鄧浩楠不在給信王求情,文武百官頓時對信王失去最後一絲希望。
太后張嫣以信王連續兩次抗旨為由,下旨削掉信王爵位。由於信王是先帝的弟弟,因此免於死罪,充邊疆永世不得回京。
信王在府里正等著第三道聖旨來,坐著當上儲君的大夢,信王府內一片喜悅,張燈結綵。結果,第三道聖旨來臨時,卻是削了他的王位,讓他頓時傻眼。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由檢火冒三丈,摔瓶子摔罐子,噼裡啪啦作響。
王承恩急忙將剛剛得到的訊息一併告訴給了朱由檢,結果朱由檢聽完頓時氣得吐血昏迷。
鄧浩楠利用這個機會成功扳倒了信王之後,在他面前再無威脅他的勢力,於是下一步計劃得以繼續實施。
七月初五,鄧浩楠稱病在家,從此不理朝政。
三天後,皇宮傳來訊息,年僅兩歲的同治皇帝夭折。
皇帝夭折假死,並沒有讓國人懷疑,因為天啟皇帝的子嗣都沒有長成,都是早夭。
第二天,錢謙益率領文武百官在朝堂上請太后立新君。張嫣順口提了一系列皇室成員,錢謙益等文武百官皆反對,最後錢謙益帶頭稱遼王鄧浩楠可堪大任,朱明皇室無德無能,請太后以天下人的福祉為重,改朝換代。
張嫣於是順水推舟,下旨昭告天下,明室退位禪讓給遼王鄧浩楠。
七月十日,國朝上下都知道了明室退位,禪讓皇位給遼王。
預想中的反對聲音沒有,除了明室皇族成員。反倒是支援遼王當皇帝的人不計其數,文武百官那裡自然沒有問題了,老百姓們更是擁護鄧浩楠,在他們眼中,只有遼王給了他們安定的幸福生活,老百姓不想因此而換了人換了政策。
十一日,太后下旨正式宣佈明室退位。中午,錢謙益率領文武百官到遼王府門前叩拜,請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