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餘錢投入紡織機器的升級改進當中。
由於中華帝國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物產豐富的殖民地資源為中華帝國本土工商業提供了足夠的廉價生產資料。
針對紡織工業,自從中華帝國佔領莫臥兒帝國之後,來自該地區的生產的棉紡織品價廉物美,熱銷一時,引發了中華帝國本土棉紡業的繁榮。但是,織布機械由於飛梭技術的使用,生產率大大提高。而織布需要的棉紗,卻還是依靠眾多家庭手工業的紡車慢慢紡出來。
雖然中華帝國本土的家庭作坊多數都是奴隸來進行工作,但是生產出來的棉紗依然供不應求,收購價格較高。
在紡織工業最發達的蘇杭地區,當地的各大民間公司為了同皇家織造府進行競爭,大量的使用新技術來提高生產能力。
首先,在杭州的德隆毛紡織工廠內,工人們率先使用先進的紡織機,該紡織機從原來的一個轉輪帶動一個紗錠,改裝為一個轉輪帶動八個紗錠,使得整個紡紗機的效率提高的八倍。因此,同樣的工人,德隆毛紡織廠的紡紗產量卻是其他公司的八倍以上,利潤十分可觀,隧引起了附近的毛紡織公司的注意。
各大毛紡織公司紛紛效仿,大規模提升生產效率,這樣一來,他們的公司生產效率數倍增加,而很多小作坊也因此擴大生產規模,大規模引進這種新式紡紗機,使得杭州地區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增加了一百多個紡紗廠,成為帝國最大的紡紗城市。同皇家織造府的競爭趨於激烈。
很快,隨著科技的應用,紡織行業內出現越來越多的發明。紡織公會每年都會出資資助一些先進的發明創造者,將他們的新發明應用到工廠當中。
隨著中華帝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