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要根據我們現在的增長速度和歐洲的增長速度,考慮整合東歐以後,比現在要提高,對後15年進行估計,最大的一塊區域在中國這個地方。� 王湘穗:亞洲地區如果不進行區域整合;就只能成為美歐板塊的附庸;全是美歐的打工仔。從這個角度講,中國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得把東亞區經濟整合好。經過整合的東亞區域,到2020年就是25萬億GDP,儘管還不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至少到半山腰了。更重要的是在世界經濟政治秩序的安排中,亞洲地區就不再是美歐的小夥計了。我們應該看到,整合東亞經濟,與中國的未來發展高度相關,中國應該明白這一點,及早下手謀此事、做此事。但現在要少說多做。� 王建: 中國以巨大的市場整合東亞經濟,“亞洲四小龍”和日本有資金有技術,中國有勞動力有市場,這麼一個組合,就是以中國的市場為核心,可以創造一個非常高的生產力。在歐洲,它缺乏這麼一個巨大的市場,所以我講,二戰以後的特點是什麼?誰擁有巨大的市場,誰就擁有最強的技術開發能力,誰就可以在軍事上佔領制高點,是有這麼一個特點。你說你開發這個高技術得投多少錢,如果以國家來開發這個東西,第一個效益低,第二個國家財政要汲取多少錢,如果商業辦法,所有買我產品的辦法,都給我R&D,都給我積累資金,那就好積累資金,所以最大的人口形成最大的GDP,形成最大的技術開發能力,形成最大的軍事能力。我對咱們東亞地區的前途是非常樂觀的。 這是以和平發展為主線,不被打斷的情況下考慮的,假如這個過程被中斷了怎麼辦? 現在說“新戰國”,不是說“新三國”,就是我們還判斷有戰爭。首先是歐美之間的衝突,但是如果說未來和中國發生衝突,我認為不會是美國,也不會是日本。從長遠來看,我們不怕美國,美國註定要走向衰敗的,就是要失去世界霸權。從物質利益看,美國和中國倒是互補的一面大於衝突的一面,起碼美國不缺資源。日本也不用怕,日本現在最缺的是市場,而市場在中國。日本過去侵略中國,是因為它缺資源,現在缺的是市場,想要中國的市場它反而得希望中國強盛,因為強盛了才有錢,才能買日本的東西。至於資源,中國自己也不夠用,也得進口,日本也得進口資源,將來一定是東亞地區共同向外尋求資源保障。而東亞地區的資源在哪?一個是澳大利亞的鐵礦,一個是中東的石油,這個恰恰是歐洲最缺,所以我最擔心的是與歐洲的可能衝突。美國不缺資源,但是歐洲的資源指向跟中國一樣,就難免產生矛盾,就要找一個解決的辦法。� 王湘穗:但是也不能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美國人把歐洲徹底打垮,歐洲甘心服軟,整合出一個大西洋元。� 王建:那也可怕。� 王湘穗:對中國來說,天下三分可以,不能天下兩分。天下三分對中國是一個有利的格局,留下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王建: 俄羅斯這麼拼命挺歐洲,也是怕德法失敗,美國把它們收過去,它也變成邊緣化國家,和中國同樣的擔心。但是我覺得現在的戰略態勢,美歐之間的衝突可能會發生。而且這場衝突,我認為它們的衝突可能會是一波一波,不會只是衝突一次就完了。� 王湘穗:美歐衝突的長期化,是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進行整合的重要條件,因為東亞的整合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喬良:它們之間衝突的時間長一些,世界其他地方更成為熱點——不過不是成為經濟熱點,對中國整合自身,加緊發展是有好處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不是走向單極 而是天下三分�(2)
王建:中國超然世外,你們先打,我們發展經濟,而且誰想打的話,你們對抗越厲害,越得考慮我們的存在。� 王湘穗:中國必須認清自己的戰略地位,目前中國包括東亞都不宜前出,因為你還沒成一極呢,沒有實力下場正式參加角逐。這也使我們有可能在這一輪衝突中輪空,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積極整合東亞經濟,儘快形成一個力量極。但從現在起,在國家戰略層面我們就應確立三極觀,不要讓美國把歐洲徹底打垮,也別讓歐洲打垮美國。美歐爭奪的長期化,給中國和東亞的發展留下了重要的戰略空間。從策略上講,近期美強歐弱,我們應託歐洲一把;中遠期如美歐力量發生逆轉,到歐強美弱時,我們就要轉而支援美國。當然這只是最粗略的設計,但從中可以看出我們應該採取的戰略和策略的基本走向,就是在三極中當另外兩極都離不開的頂角。� 王建:從長遠看,三大地緣力量極各自有自己的優勢。美國的優勢是什麼?它資源不成問題,它是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