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勢已去,一看南宋朝廷已落敗到這樣的地步,到不如早早降了元軍。而文天祥的主力部隊全在外面出擊,汀州城一時可以指揮的隊伍很少,文天祥無奈只能退往漳州。
元將中有個叫李恆的人,從小生長在蒙古軍中,稍長就參加對宋的征戰,軍功累累,是文天祥的勁敵。這時他就派文手下的降將吳浚去說服文天祥歸降,文天祥為穩軍心,當時就把吳浚給軍法處置了。
這個時候元將唆都也由浙入閩,他曾在看管文天祥時彼此認識,這時也寫信相勸文天祥能否歸降北朝,文天祥自然不同意。其實當時很多人都看清了情勢,聰明的人都紛紛順大勢降了元軍,要是不降也只有死路一條,文天祥知道南宋大勢已去,但絕不言降。他似乎要做有宋以來三百年第一個殉國死節者。他時常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宋朝對這些官員臣子都不錯,可當關乎社稷存亡時怎麼沒人挺出身來呢?從這一點來說,文天祥顯然已在為精神而戰,為氣節而戰。
南方的嘆息(6)
五月,文天祥督府軍出梅州越過梅嶺進入江西,駐在會昌,佔領興國,取得了一些小戰役的勝利,挫了元軍的銳氣。可是到了七月,元軍重新部署反攻,文天祥兵力有限,更沒料到會派出這麼多元軍包圍自己,只能從興國撤離,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