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智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嗣這麼窮搜天下鈾礦,早點兒搞出大殺器當然目標之一,但是他的目的也不只是原子彈。他打算儘快把核電廠搞出來,這東西在能源上的意義極端重要。此外有了核反應堆之後,中國的航母和潛艇也可以早點兒鳥槍換炮了。再說為了保護環境,能夠的話自然要儘快減碳嘛,文總可是很講究環保的人。
事實上,中國第一座實驗性的反應堆以及配套的核電廠已經在去年10月1日正式投入執行了。
文總收集了那麼多的鈾礦石,可不是擺在倉庫好看的。中國的核計劃在1911年提煉出了第一批黃餅之後,就開始上馬了。
本位面中國的核計劃和原時空的美國差別極大,原時空的美國因為戰爭壓力,害怕德國先造出原子彈來,所以使用的是一種非常坑爹的方法。他們要搶著造出原子彈,所以就需要濃度達到90%的武器級鈾,因此需要建造數萬臺離心機或擴散機運轉數年,還要使用勞倫斯電磁法,以及能耗達到氣體離心法60倍的氣體擴散法來分離鈾。因此美國的曼哈坦計畫使用了全美10%以上的電力,花費十分驚人,其計劃主要支出都是用在能源消耗上,此外就是提煉工廠的重複建設。
而本位面的中國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沒有戰爭壓力,所以不需要使用這種耗費驚人的方法趕進度。中國採用的是循序漸進的方法,用來提煉鈾的就是最經濟的氣體離心法。首先是用火力電廠驅動數百部氣體離心機,串連起來提煉濃度4%左右的鈾燃料。用這些產品建立第一代反應堆進行臨界實驗,再發展建立第二代的實用反應爐,開始驅動更多的離心機來提煉武器級鈾與鈽。
這讓中國的核計劃的初期能耗只有原時空中美國曼哈坦工程的萬分之一,工廠規模也縮小許多。後期能耗雖然增加,但消耗的就是反應爐內的濃縮鈾而非石油或煤炭了。
因為中國一開就使用最最佳化的低成本途徑,又沒有時間壓力,外加還有充足的計算機能力支援,充分利用鈾能源並且順帶收集資料,所花的經費與人力就相當低了。整個核計劃從1911年開始到現在的六年間,投入的總資金不超過3億華元,就已經搞出了一整套的核材料提煉體系以及一座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