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時都可,但也得早去早回。”
楊昭站直身子,若有所覺,便知曉醉劍仙的意思是讓他現在就去,只是東海到底發生了何事?為何如此著急?
他也沒做多想,便開始往那太虛峰而去。
別看楊昭如今也是有些急不可待,但那是因為醉劍仙的吩咐、且又有東海之人在那太虛峰等待的緣故,是以他才會連忙便趕到了太虛峰。
等到了太虛殿後,眾位長老之人皆是吩咐各門下真傳弟子,跟隨著外事堂堂主玄梁真人,前往那東海之畔,而與楊昭交好的那些弟子也是身在其中。
諸位弟子上了雲舟後,只見那東海之人卻是不言不語,驅動雲舟便開始往那東方飛去。
數日之後,他們就出了大周國的地界,前方出現了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澤湖泊,這裡便是青州與齊州之地界,而過了齊州,再趕上數千裡之路,便能到了東海之地。
起初,楊昭還始終跟著玄梁真人,雖然對此去東海之行並沒有太多瞭解,但楊昭還是憑藉自己往昔的經驗,瞭解到了一些事情,倒也讓他有些驚愕起來,當然這番驚愕只是表面上所述罷了,內在裡卻是循著那縷飄飄渺渺、似實還虛的氣息來回奔走開來,當真是輕鬆不已。
楊昭坐在雲舟之上俯瞰腳下群山,他才發現,這些湖泊仿若一道天門屏障擋在大澤向外的出路上,門前有一條蜿蜒如玉帶的活水被兩岸側峰夾在其中,形似出入開口,便是在飛舟上,也能聽見湍急的流水之聲。
他在太虛山上修道時就常聽同門說起過“大澤險山登仙路,龍淵東海躍天門”的說法,現在一看,此去東海之地,順著水流而來,果然應景的很。
眼看著雲舟在高低起伏的山野中猶如流星趕月,楊昭看了一陣奇景之後,索性停了下來,拉著小白坐下,一邊喘息,一邊看著大澤湖水中央的秀美山景。
二人坐下之時,天色已然向晚,雖然西邊的日頭還撐在湖波盡頭的一竿距離之上,那光線已不如之前燦爛,夕陽斜照,眼前這廣大的山野中光影更加明晦變幻,東邊的山嶺斜坡依舊被日光照得青翠分明,只是染了些彤紅的光色;而對面西邊山坡上的山林已然黯淡,深色的蒼青林木中夕煙繚繞,白霧氤氳,已是一派黃昏山野的景象。
這時再極目遠眺,便見那大澤的湖波已變得蒼白,湖面上只有夕陽照來的一線湖水裡波光粼粼,形成一道“之”字形的曲折光路,閃耀跌宕。
這時大約也到了宿鳥歸林的時候吧,那黃昏的天空中飛舞起無數的鳥雀,也不知從何處飛來,一下子就聚起這麼多,在嘰嘰喳喳的鳥喧聲中時而聚成密密麻麻的雀群,形成一片數畝大的陰雲盤旋於空中,時而又“轟”地一聲忽然散去,猶如掄起簸箕將蠶豆拋向空中,弄得滿天都是零零落落的斑斑點點。
而這時楊昭和小白也看到近處的那個叢林不下平靜,之前他們還一直覺得這兒卻是仙家妙境,卻忽然只聽得一陣“撲簌簌”地響動,幾乎上百隻的鳥雀從面前的青茅堆、細竹叢中呼啦啦飛出,跳跳躍躍地展翅高翔,轉眼便加入到高天中密集的鳥陣中去。
雲舟再行十日,前方的水面下出現一碩大無朋的黑影,黑影之上,則是屋舍連綿,亭臺樓閣若隱若現,仿似人間州城,上方更有懸空之島流泉噴瀑,開脈之後他目力極佳,隱隱還可見駕飛舟,騎雲鶴的修士結伴而過,一派仙家景象。
可是等他再仔細看去,卻不禁大吃了一驚,那些景象不過是海市蜃樓罷了。
可這海市蜃樓之後,楊昭一眼看去卻發現雲舟的下方有著綿延不盡的宮宇樓臺,這便是大周國圍繞著大澤湖泊而建的城池之一:水連城。
而各修道散修之士也多皆住於這些城池或者是大澤的水府洞天之中,而那些城池中則是住著修道之士的家眷族人,足有數十萬之眾,這番景象讓楊昭算是大開了眼界。
看到這情景,楊昭忽然在心中想到一個問題:
為何此修真界散修中人卻是多住於人間之地,難道那些帝王官家卻不怕管理不甚?
心裡想到這問題,便準備跟身邊的玄梁真人說道,可待說出口之後,楊昭卻有些後悔,怕那玄梁笑他幼稚。
而仲夏的傍晚空氣依舊暖烘烘,包圍著整個身心,只讓人覺得十分舒適,楊昭和小白就在這樣暖洋洋的氣息裡一起呆呆地看著夕陽下的湖光山景,一時也忘了那東海之事,還有那虛無縹緲的寶物。
只是,就在那日頭已落到湖面之上,觸著水波就快沉沒之時,雲舟忽然停了下來,當楊昭再次看到前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