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行國難教育!”“提高我們政治上、國防技術上、生產上的知識!”“提高文化水平才能瞭解抗日救國的道理!”“爭取蘇區文化成為全國的模範!”等等。
在中共中央及邊區政府的直接領導和號召下,陝甘寧邊區的群眾文化運動迅速地開展起來。
首先是學校教育大大發展。許多幹部學校培養出大批幹部人才,同時增加了許多中小學校,吸收了更多的青年、兒童到學校學習。以小學教育發展為例:邊區成立以前,僅有學校120所,1937年春季,小學增至320所,學生為5000人;到1937年秋季,小學增加到545所,學生增加到10396人。
其次在社會教育方面,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開展群眾性的掃盲運動。
一切不能脫離生產的青年和成人,可以參加為他們設立的識字組、夜校、半日校和冬學等,還設立巡迴補習學校到各地巡迴掃盲。由於人民群眾積極參加,掃盲運動發展迅猛,1937年原定設立冬學400所,招收學生6000人,結果達到60O 所,10000人。隨著群眾文化運動的開展,陝甘寧邊區開始逐漸擺脫文化落後的狀態。
與此同時,陝甘寧邊區還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進行了鞏固政權的建設和軍事方面的建設。
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領導抗日戰爭的政治中心,是紅軍出師抗日的出發點和總後方,透過邊區政府和軍民的努力建設,使邊區日益成為中國抗戰、團結、進步的旗幟,成為模範的抗日根據地。
第二編 救亡高潮(1933。1~1937。7。6)
第九章 國共兩黨進行全國抗戰的準備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的抗戰準備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要滅亡中國的嚴酷現實,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在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和有識之上的推動下,國民黨政府在堅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既定國策的同時,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也不得不對抗戰準備進行某些籌劃。但是,這些都停留在計劃及口頭上,絕大部分未能付諸實施。
日本侵略的步步緊逼,1935年華北危機的日益加深,嚴重威脅和動搖了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地位。國民黨及其政府的內部分化趨於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張對日抗戰;一些國民黨將領及有識之士,“憬悟於亡國之可怕與民意之不可侮”,'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10,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頁。' 不滿國民黨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有的毅然與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聯合抗日,有的要求北上抗日,不願參加“剿共”,“各將士皆屢求北上抗日,故無剿赤鬥志”。'蔣介石1933年3月23日致何應欽、黃紹竑電。'
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提出和全國人民要求抗日救亡、共赴國難的呼聲,以及英、美開始逐漸改變其過去對日所採取的縱容態度,使國民黨對日政策開始發生若干變化,初步投入一定的力量,進行一些抗戰準備。但國民黨政府並未放棄其“安內”政策,仍然用主要精力“剿共”。直至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民黨政府和蔣介石被迫改弦更張,基本上停止了內戰,開始籌劃全國抗戰,加快了抗戰準備的程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以後全國抗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但這些準備很不充分,特別是由於其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誤國政策,嚴重阻礙和破壞了全民族抗戰準備的進行,消耗了國力,削弱了抗日的中堅力量,加深了中華民族的災難,在日本帝國主義加快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步伐的情況下,難以在短時期內從根本上扭轉被動的局面,這無疑增加了中國抗日戰爭的艱苦性和曲折性。
一、整理軍務加強國防
(一)成立國防決策機構
1936年7月10日至14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的五屆二中全會上決定成立國防會議。
《國防會議條例》規定:“為整理全國國防特設定國防會議,討論國防方針及關於國防備重要問題。”'《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下),光明日報社,1985年版,第415~416頁。'
蔣介石任國防會議議長,會員有閻錫山、馮玉祥等32人。1937年3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委員會決定成立國防委員會。《國防委員會條例》規定:“國防委員會為全國國防最高決定機關,對於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負其責任。”同時規定: “國防委員會為便利決議之執行,得直接秘密指導國民政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