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歷次戰鬥中減員和新成份增加等情況,對全軍進行了全面整頓。經過整頓,全軍總人數由剛組建時的986人減少到630人,但基本隊伍卻由原來的300人增加到500多人,其中黨團員佔25%。由於部隊素質進一步提高,為迎接新的戰鬥任務打下了基礎。
自1933年秋到1936年春兩年半的時間裡,東北人民革命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貫徹抗日統一戰線的方針,實行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推動了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蓬勃發展,殲滅了大量日偽軍,粉碎了敵人的頻繁“討伐”。據日偽警察部門統計,1934至1935兩年中,抗日武裝共出動52545次,達2684059人次。'偽滿治安部:《滿洲國警察史》,第821頁。'
日軍傷亡人數,據當時日本報刊記載,僅1935年就達到54766人。連關東軍也不得不承認:在對付抗日武裝方面,“如果按兵力和時間計算(同佔領時相比),確實要付出十倍的努力,還不能充分達到目的”。'巖波講座:《世界歷史28·現代5》,巖波書店,1971年東京版,第280頁。'
日軍戰史也記載:“在廣大地區進行的治安肅正作戰,按使用兵力和時間計算,所付出的努力遠比正規戰為大,即使如此,還很難得到良好的成果。”'〔日〕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1),朝雲新聞社,1983年增印,第13頁。'
隨著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和反“討伐”作戰的勝利,東北人民革命軍發展到6個軍共6000餘人,抗日遊擊區也擴充套件到南滿、東滿、吉東和北滿40餘縣,為進一步發展東北的抗日遊擊戰爭,更沉重地打擊日本侵略者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編 救亡高潮(1933。1~1937。7。6)
第八章 日本對東北的殖民統治與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
第三節 東北抗日聯軍組成,抗日遊擊戰爭進入高潮
隨著東北人民抗日武裝力量的壯大和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給全東北的抗日遊擊隊提出了加強聯合,統一編制,統一指揮的客觀要求。
1935年6月3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經中共吉東特委發來《給滿洲負責同志秘密指示信》(以下簡稱“六三”指示信)及其它指導性檔案。'“六三”指示信的主導思想與隨後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共中央名義發表的“八一宣言”的精神是一致的。它們都是在共產國際關於建立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這一策略轉變的直接影響下產生的。' “八一宣言”號召在全國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成全國統一的抗日聯軍、統一的抗日聯軍總司令部和全國的國防政府;“六三”指示信提出了在東北地區擴大反日遊擊運動和實行以黨領導的游擊隊為中心,普遍地與各種反日隊伍建立統一戰線,以及成立抗日聯軍一類組織,統一遊擊隊的領導與指揮等問題。同年秋冬之際,中共東北各地組織普遍貫徹了“八一宣言”和“六三”指示信精神,對東北全民反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和東北抗日聯軍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1935年10月25日,中共滿洲省委發表了《東北抗日聯軍組織條例》。
1936年初,又發表了《東北抗日聯軍編制系統暫行條例草案》和《為建立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決議草案》,2月10日,再以楊靖宇等人的名義發表了《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指出:“現在全中國正走向‘組織國防政府,建立全國抗日聯軍,實行全國總動員,對日抗戰’”,“我們東北人民革命軍……一律改組軍隊建制為東北抗日聯軍”,“同時歡迎目前東北各反日武裝軍隊之參加東北抗日聯軍組織”。'東北抗日聯軍史料編寫組:《東北抗日聯軍史料》(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169頁。'
上述檔案的發表,為東北抗日聯軍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組織基礎。
1936年2月至1937年10月,東北人民革命軍及其它抗日武裝先後改編成東北抗日聯軍第1至第11軍。隨著抗日聯軍隊伍的發展壯大,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開始進入高潮階段。但是就在這個時候(1936年1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卻撤銷了中共滿洲省委,將抗聯各軍分屬於新成立的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南滿省委和吉東省委領導。致使正在成長壯大中的東北抗日聯軍缺乏統一的領導核心和統一的指揮機構,而仍處於分散獨立作戰狀態,這不能不對全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壯大和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