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了適應嚴酷的戰鬥環境,統一和強化各級根據地的抗日鬥爭,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關於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係的決定》。
《決定》指出:“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無產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他應該領導一切其他組織,如軍隊、政府與民眾團體。根據地領導的統一與一元化,應當表現在每個根據地有一個統一的領導一切的黨的委員會”。這裡所說的統一領導,是指中國共產黨從政治上和大政方針上的領導,不是領導一切具體事務,更不是包辦代替一切工作。《決定》規定:“確定中央代表機關(中央局、分局)及各級黨委(區黨委、地委)為各地區的最高領導機關,統一各地區的黨政軍民工作的領導,取消過去各地黨政軍委員會”,“各級黨委的性質與成份必須改變,各級黨委不應當僅僅是領導地方工作的黨委,而應當是該地區的黨政軍民的統一的領導機關……各級黨委的工作應當是照顧各方面,討論與檢查黨政軍民各方面的工作,而下應僅僅侷限於地方工作。”在明確了各級黨委的最高領導地位及其工作範圍後,《決定》進一步規定:“中央代表機關及區黨委地委的決議、決定或指示,下級黨委及同級政府黨團,軍隊軍政委員會,軍隊政治部及民眾團體黨團及黨員,均須無條件的執行。”
《決定》要求全黨必須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強調加強各抗日根據地領導的統一是為了更順利地進行抗日戰爭,一切服從戰爭是統一領導的最高原則。'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436頁。'
1942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向各地區的黨的領導機關發出《中央關於加強統一領導與精兵簡政工作的指示》,要求各根據地結合精兵簡政,加強統一領導,在建立領導一切的區黨委或中央分局的基礎上,確立各自的領導核心。《指示》,提出:“在軍區、分割槽兩級建立領導核心,軍區建立領導一切的區黨委、或中央分局,只留三個主要負責人,分負黨委、政府、軍隊責任(其中一個為書記是領導中心),……在分割槽一級建立領導一切的地委,其中一定要有一個強的領導人為書記”,“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要著重地注意培養所屬各軍區、各分割槽領導核心的建立”。'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5~467頁。'
1943年3月16日和2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著手從中央一級進行機構的調整和精簡,以加強中央的一元化領導。會議透過了《中央關於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會議決定: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組成中央書記處,根據政治局決定的方針處理日常工作;中央書記處討論問題,主席有最後決定權;在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之下設立中央宣傳委員會,由毛澤東、王稼祥、博古、凱豐組成,毛澤東兼書記,並設立中央組織委員會,由劉少奇、王稼祥、康生、陳雲、洛甫、鄧發、楊尚昆、任弼時組成,劉少奇兼書記;為保證黨務與各項政策能與軍事行動密切配合,決定劉少奇參加中央軍委工作,並任軍委副主席。會議還對中央領導人的工作進行了分工,以便統一領導各地區的工作。
華北黨政軍民工作統由工稼祥負責管理,華中黨政軍民工作統由劉少奇負責管理,陝甘寧晉西北黨政軍民工作統由任弼時負責管理,大後方工作歸陳雲負責管理,敵佔區工作歸楊尚昆負責管理。此外,還對中央直胃機關進行了調整。
中共中央關於一元化領導的決定和指示下達後,各抗日根據地也結合整風和精簡運動,對所轄地區的黨政軍民組織系統進行了調整。1942年10月24日,北方分局(1943年8月後改稱晉察冀分局)發出通知,要求調整區黨委和二級軍區以下各級領導機構,實現各級黨的一元化領導。在分局的領導下,晉察冀的北嶽區、冀中區等區黨委率先實行改組。繼區黨委之後,各地委、地分委、縣委亦相繼改組。改組後的各級黨委成員包括黨政軍負責人,八路軍各主力團的主要負責幹部也分別參加了駐防地區的地分委或縣委。
1943年8月,晉察冀分局為貫徹精簡精神,減少領導層級,加強統一領導,決定撤銷北嶽和冀中的區黨委、軍區和行署建制,由分局、軍區和邊區政府直接對各地委、軍分割槽和專署實行領導。
1942年12月,中共山東分局召開擴大會議,於20日作出了《關於討論中央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