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頁。'
周恩來、廖承志等在重慶和香港等地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1月17日深夜,周恩來親筆題詞:“為江南死國難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刊登在次日出版的《新華日報》上,在重慶廣為散發,轟動了整個山城和國民黨統區。18日下午,葉劍英主持起草了《新四軍皖南部隊慘被圍殲真象》的文章,經周因業審閱後,印成傳單散發。同日,董必武還與黃炎培、沈鈞儒、鄒韜奮等交談,介紹皖南事變真相,商討對策。與此同時,瘳承志在香港公佈皖南事變的真相,向國際社會表明:皖南事變後,中共堅持抗戰、團結的方針絕不改變,但對反共軍事進攻不能不有所戒備,中共不願由此發生大規模內戰,如果內戰挑釁者作出更大陰謀,使日本坐收漁利,則中國抗戰前途岌岌可危,望國際人士共挽危局。'《廖承志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頁。'
19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全軍發出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據地透過各種形式,揭露和聲討國民黨頑固派破壞團結、破壞抗戰的罪行;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遊擊隊在政治上、軍事上做好反擊頑固派的充分準備;要求國民黨統治區的中共組織,開展堅持抗戰、反對內戰的群眾運動。
20日,中共中央軍委釋出重建新四軍的命令,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運逸為副軍長,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並號召新四軍全體指戰員繼續高舉團結抗戰的旗幟,堅持大江南北的抗日陣地,堅持抗戰。同日,毛澤東以中共中央軍委發言人的名義對新華社記者發言談話,強烈要求國民黨當局外理好皖南事變,做到下列幾件事(通稱“善後辦法12條”):
懸崖勒馬,停止挑釁;
取消1月17日的反動命令,並宣佈自己是完全錯了;
懲辦皖南事變的禍首何應欽、顧祝同、上官雲相三人;
恢復葉挺自由,繼續充當新四軍軍長;
交還皖南新四軍全部人槍;
撫卹皖南新四軍全部傷亡將士;
撤退華中的“剿共”軍;
平毀西北的封鎖線;
釋放全國一切被捕的愛國政治犯;
廢止一黨專政,實行民主政治;
實行三民主義,服從“總理遺囑”;
逮捕各親日派首領,交付國法審判。'《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75頁。'
25日,以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為基礎,新四軍軍部在江蘇北部的鹽城重新成立。
爾後,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隴海鐵路以南的部隊統一編為新四軍,以蘇中地區部隊編為第1師,粟裕任師長,劉炎任政治委員;以淮南地區部隊編為第2師,張雲逸兼師長,鄭位三任政治委員;以鹽阜、皖東北地區部隊編為第3師,黃克誠任師長兼政治委員;以淮北豫皖蘇邊區部隊編為第4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治委員;以鄂豫邊區部隊編為第5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治委員;以蘇南地區部隊編為第6師,譚震林任師長兼政治委員;以皖中和原皖南地區部隊編為第7師,張鼎丞任師長,曾希聖任政治委員。全軍共7個師和1個獨立旅,計9萬餘人。
在中國共產黨強大的政治攻勢面前,國民黨頑固派一方面極力動員全國報紙、電臺刊登和廣播汙衊、中傷新四軍的訊息和社論、評論,一方面則廣泛宣傳皖南事變純屬軍紀問題,不是政治問題,是區域性問題,不是全域性問題。
1月27日,蔣介石在重慶中央紀念週的演說中宣稱:皖南事變“純然是為了整飭軍紀,除此以外,並無其他絲毫政治或任何黨派的性質夾雜其中”'《皖南事變》,中共黨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239頁。'。企圖用執行個別、區域性的軍紀問題來縮小事變的嚴重性,掩蓋國民黨頑固派破壞團結、破壞抗戰的罪責,欺騙中外輿論和人民群眾。
然而,中國共產黨堅持把解決民族矛盾放在第一位,正確處理皖南事變善後的嚴正立場和合理主張,則獲得了全國人民、各民主黨派、海外僑胞和國際進步勢力的廣泛同情和熱情支援。
國民黨中央委員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及參政員張一鏖和老國民黨員彭澤民等在香港發起抗議運動,曾三次寫信給蔣介石,極力反對“圍剿”新四軍,要求撤銷“剿共”部署,解決聯共方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