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時期正是實現其儘快逼迫中國屈服,以便抽出身來參與重新瓜分世界的最好時機。日本以全力策動的誘降工作雖取得一定進展,但是,日本期望一旦汪精衛公開樹起“和平”旗號,中國的主要社會力量就會集合到他的周圍,地方勢力便會投汪倒蔣的情況並未出現。汪精衛逃出了重慶,可應者寥寥,結果不過是國民黨內親日派與英、美派的公開決裂,在全國上下討汪反投降的怒潮中,在一定意義上反倒促使動搖音抗戰意志趨向堅定,給企圖妥協者以精神威懾。汪偽中央政權只不過是一具政治殭屍。
日本為尋求汪蔣合流而展開的“桐工作”,也以失敗而告終。日本的政略進攻走進死衚衕。
鞏固佔領區和確保佔領區的“安定”,是日本在這一階段軍事戰略的主要任務。日本侵略者認為,僅是由於他們忽視和認識不足,才使中共的勢力壯大起來,因此,只要日軍主力轉移到佔領區作戰,自然會所向披靡。從1939年起,日軍以在中國關內總兵力的大部及全部偽軍,對佔領區進行連續兩年的“治安肅正”作戰,企圖將日軍對“點”和“線”的佔領,擴充套件為對“面”的佔領。但是,華北日軍對敵後根據地進行1000以上至5萬兵力的“掃蕩”近百次,大部分“掃蕩”均遭到慘重失敗,恢復對“面”的佔領的目的並未達到,佔領區“治安”的情況反而進一步惡化。侵略者這時才認識到,在軍事戰略上犯了更大的錯誤。
在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之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了南嶽軍事會議,調整了指揮系統,對部隊進行了部分的補充和整訓,使戰鬥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在抗擊日軍數次的有限進攻中,基本穩定了原有的戰線,並在1939年冬季攻勢中,對日軍實施了廣泛的襲擊,給敵一定的打擊和消耗,在戰略上配合了敵後戰場的作戰。進入相持階段之後,正面戰場作戰的範圍、規模及頻繁程度,都較戰略防禦階段有明顯的減弱,各戰區部隊未能充分積極作戰,主動策應配合,以鉗制更多日軍。在日本誘降和國際綏靖主義者勸降的影響下,國民黨反共分裂和妥協投降傾向顯著增長。五屆五中全會及其“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針的提出和實施,兩次反共高潮的掀起,給堅持團結抗戰造成了嚴重的危機,加重了相持階段的困難。由於反共分裂、妥協投降不得人心,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提出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投降、分裂、倒退的方針,領導敵後抗戰的軍民,對頑固派的反共磨擦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對妥協投降的陰謀活動給以有力的打擊,終於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中國抗戰克服了新的危機。
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按照中共中央的戰略決策,面對敵重兵回師佔領區的殘酷進攻,以主力的堅決戰鬥,保衛了華北敵後的平原和山區抗日根據地,並乘敵無力兼顧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了華中和華南敵後的抗日遊擊戰爭,擴大了敵後抗日根據地。經過兩年來萬餘次對日偽軍的作戰(其中包括以100餘個團、數十萬兵力的華北最大規模的進攻戰役),粉碎敵人大規模“掃蕩”近百次,殲滅了大批日偽軍,使敵後抗日根據地進一步擴大,除抗日聯軍仍堅持東北抗臼游擊戰爭外,在關內形成華北、華中、華南三大戰略區,正規部隊發展到50萬人,抗日根據地人口達1億以上。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對中國抗戰相持階段提出的總任務和戰略策略,成為全國人民堅持持久抗戰、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標,使中國人民戰勝了國內外妥協投降勢力,渡過了分裂倒退和妥階危機最嚴重的階段。在兩年的英勇抗戰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廣大軍民,成為堅持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敵後戰場,成為抗擊日偽軍頻繁進攻的主戰場;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遊擊隊等武裝,成為對日偽軍積極作戰的主力軍。(見附圖12)
在戰略相持階段前期,嚴重分裂、妥協危機的克服,正面戰場戰線的基本穩定,特別是敵後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抗日根據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人民抗日武裝迅速壯大,這些都為適應相持階段後期更為艱苦的鬥爭形勢,積蓄反攻力量,爭取新的勝利奠定了有利的基礎。
第五編 渡過難關(1941。1~1943。6)
第二十六章 日本的南進北進戰略與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發展
第一節 日本的南進、北進戰略
一、歐戰中的日本對德、對蘇關係
(一)德軍橫掃北歐、西歐及日德意法西斯同盟條約的締結
19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