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K·巴蘇、D·木克吉等5人。醫療隊於1938年9月17日到達廣州,29日到達武漢,由於武漢失守,11月21日撤至重慶。在重慶經過多方交涉和幾番周折,最後才獲准去延安。在由重慶赴延安之前,泰戈爾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教授譚文山應五位印度醫生之請,給他們每人起了一箇中國名字:愛德爾稱安德華;卓克爾稱卓凱華;柯棣尼斯稱可棣華;巴蘇稱巴思華;木克吉稱慕客華。'他們當中有的名字後來在報刊上寫成愛德華、柯棣華、巴蘇華,並一直習慣地沿用著。'
1939年2月12日,醫療隊到達延安,14日受到毛澤東、王明的接見。3月18日,愛德華、巴蘇華、柯棣華被派到八路軍軍醫院任外科主治醫生。卓凱華被分配到衛校任教師。以後,印度醫療隊又先後到各抗日根據地服務。
他們在中國期間,積極工作,細心診治傷員,以最大的熱忱幫助進行護士教育和由醫院代訓的學員臨床教學。愛德華、巴蘇華、柯棣華還會同延安的名醫為周恩來會診治療骨折的右時,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醫療隊的5人當中,巴蘇華和柯棣華在華工作時間最長。
巴蘇華,1911年生,印度共產黨員,1938年畢業於印度醫科大學,同年9月來到中國,1939年3月至10月,在八路軍軍醫院外科任主治醫生,同年11月與愛德華、柯棣華一起,先後到晉東南、晉察冀前線作救護工作,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1940年11月回到延安後,除繼續服務於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外,還擔任陝甘寧邊區參議員,並在朱德任主席的“東方民族反法西斯同盟”中負責編輯《中國報道》雜誌。
1943年6月回國。1985年卒於印度。
柯棣華,1910年生,1938年印度醫科大學畢業,志願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中國。柯棣華具有極為高尚的國際主義品質,在他離開印度到達重慶的時候,接到父親在國內去世的訊息。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勸他回去料理後事,他含淚謝絕說:“我們到中國來,不到延安就是沒有達到目的”。柯棣華到延安後,在八路軍軍醫院工作。這裡雖然環境艱苦,比起被日軍四面包圍的各個抗日根據地還是安全舒適一些。可是柯棣華在醫院工作不足半年,就提出要到抗日根據地的前線去。經毛澤東的慎重考慮和批准,柯棣華與愛德華、巴蘇華離開延安,先到晉東南,後到晉察冀。在晉察冀,他們參加了百團大戰。在百團大戰的火線上,柯棣華連續工作13於,接收800多名傷員,力585名傷員施行手術。在最緊張的時刻,柯棣華連續三天三夜不休息。柯棣華在擔任晉察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期間,在醫療藥品的供應和醫務人員的培訓上都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力晉察冀邊區的醫療事業作出了寶貴的貢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稱他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家。”按照印度政府的規定,援華醫療隊每年輪換一次。到1940年9月,柯棣華和巴蘇華在華服務已屆兩年,印度政府多次催促他們回國,毛澤東也電促他們取道延安返印。但柯棣華卻不肯離開。他熱愛中國,憎恨日本法西斯,把能在中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愉快。在他來華一年半的短時間裡,就學會了中文。在敵後戰爭最困難最艱苦的1942年,他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心甘情願地在中國當一名普通的反法西斯戰士。
柯棣華的身體歷來不甚健壯。他患有嚴重的癲癇病,到敵後戰場以後,由於環境艱苦,營養不良,食無定時,居無定所,癲癇病越發嚴重。根據他的病情,領導多次勸他返回延安然後回國治療,他卻拒絕說: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只要還活著,就一不能離開傷病員。”由於頑固的癲癇病頻繁發作,搶救無效,柯棣華於1942年12月9日在河北省唐縣葛公村逝世,年僅32歲。對柯棣華的逝世,抗日根據地軍民萬分悲痛。各地軍民都為柯棣華舉行了隆重的悼念儀式。毛澤東專門送了親筆書寫的輓詞。輓詞寫道: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來華,援助抗日,在延安、華北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病逝,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
三、蘇聯對中國抗戰的援助
在抗日戰爭中,蘇聯是首先向中國提供援助的國家。1937年8月21日,中蘇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共同申明兩國均斥責以戰爭為解決國際糾紛的手段,規定“兩締約國一方受一個或數個第三國侵略時,彼締約國約定在衝突全部期間內對於該第三國不得直接或間接予以任何協助”。'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彙編》,生活·讀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