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結盟的,那麼他深信,英國非但不會反對這種結盟,反而會“尋求同它達成協議和諒解的手段。”'馬爾康姆·莫格里奇約:《齊亞諾外交檔案》,1948年倫敦版,第43~48頁。'
日德《反共產國際協定》對日本法西斯來說,首先是為全面侵華戰爭服務的。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的內政、外交主要是圍繞著侵略中國、變中國為獨佔殖民地的總目標而展開的,這一點在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中,已作出明確的規定。日本侵略者周密地計劃著使外交配合軍事侵略以及牽制第三國的策略,它“希望借這個協定加強日本在對華交涉中的地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群眾出版社,1986年版,第158頁。' 同時,也“是為了想把蘇聯牽制在西方,至少在幾年內得到穩定的環境。”'〔日〕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1〉,朝雲新聞社,1983年增印,第100頁。'
這就清楚地說明,日本是把日德《反共產國際協定》當作它全面侵華戰爭的外交保護傘。在該協定締結僅僅半年之後,日本的全面侵華戰爭就發動了。這也是對簽約意圖和協定本質最有力的證明。
以日德反共產國際協定簽訂形成的日德意法西斯集團的勾結,使他們伉瀣一氣,在東西方擴大侵略的膽子更壯。加之英法美等國繼續以本身的安全有保障的幻覺來安慰自己,不但不制止法西斯的侵略,反而實行綏靖慫恿政策,這就使東西方新戰爭的危險急劇增長。
第二編 救亡高潮(1933。1~1937。7。6)
第十章 日本法西斯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準備
第三節 制訂全面侵華戰爭計劃
一、早期的侵華作戰計劃
日本帝國主義在國防方針中,雖然也提出以俄國(蘇聯)和美國為首要的假想敵國,中國為第二位的假想敵國,但是按照物件強弱的程度,預定的侵略步驟卻是先中國後蘇美。因此,在確定用兵計劃時,始終把中國作為首先的侵略目標,擬定其侵華作戰計劃。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3省後,陸軍當局進一步研究和制訂全面侵華的作戰計劃。由於只出動少數部隊就兵不血刃地侵吞了東北,進一步增長了日本對中國抵抗力的輕視。因此,其作戰計劃的基本點,是要乘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內全力進行內戰,對外推行妥協、退讓的不抵抗政策,不可能出現全國抵抗侵略的有利時機,以“保護”日本權益和僑民等藉口,出動少數兵力,“儘速”佔領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必要”地區,迫使中國國民黨政府屈服投降,變中國為日本的獨佔殖民地。
1934年,日本陸軍中央部制訂了1935年度侵華作戰計劃,其主要內容如下:
1。對華北方面作戰在平津地方作戰時,第7集團軍(以中國駐屯軍、關東軍的1個旅以及由日本國內及朝鮮派來的3個師為基幹)佔領北平及天津附近要地。
在山東方面作戰時,第8集團軍(以兩個師為基幹)與海軍協同,在山東半島及海州附近登陸,佔領青島、濟南、海州附近要地。
根據情況,可合併第7、第8集團軍為1個方面軍。
2。對華中方面作戰第9集團軍(以3個師為基幹),與海軍協同,在上海附近長江下游地區登陸,佔領上海附近地區。
根據情況,可由華北方面沿平漢鐵路南下,策應沿長江向漢口方面作戰。
3。對華南方面作戰以1個師的兵力,主力佔領福州,一部佔領廈門,必要時佔領汕頭。
以上對華作戰總兵力,為3個集團軍共9個師。'〔日〕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1〉,朝雲新聞社,1985年增印,第101頁。'
1936年度日本侵華作戰計劃,大體沿襲了1935年度的計劃,不同之處,只是取消了深入腹地的漢口作戰。
二、《帝國國防方針》和《用兵綱領》的修改
1936年,日本國內的法西斯統治已經形成,準戰時體制已經建立,在國際擺脫了裁軍條約的限制,加強了和法西斯德國的勾結,對中國的侵略進一步得手。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獨霸東亞和稱雄世界的侵略計劃,即“以迅速巧妙之手段使中國本部歸我支配,以日滿華三國為基本範圍實行自給經濟,以武力對付蘇聯陸上及英美海上之武力,切實掩護我東亞聯盟地區,進而尋求制服敵人之方策,開拓戰勝之途徑。”'〔日〕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大本營陸軍部》〈1〉,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