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激戰5日後,工事大部被摧毀,官兵傷亡甚多,遂向鎮江方向突圍。
12月2日,江陰要塞失陷。
11月9日,右翼作戰軍開始向乍平嘉'乍浦經平湖至嘉興。'國防線撤退,遭敵第6、第18師迫擊。與敵激戰至14日,嘉善失守。
19日,蘇嘉線'蘇州至嘉興。'與滬杭線交會點嘉興被日軍攻陷,乍平嘉國防線被突破。
守軍退向南潯、青鎮、長安、海寧一線。20日,蔣介石命令剛到達之第7軍向吳興急進,加強吳興、廣德地區防禦,11月24日拂曉,日軍在30餘架飛機掩護下,攻佔吳興。30日佔領廣德。
12月初向宣城、蕪湖西侵,主力北上進攻南京。此時,中國第7戰區已經編成,劉湘上將力司令長官,即命第23集團軍(川軍6個師)支援第7軍。
12月初,第21、第15集團軍在第23集團軍掩護下,經宜興向孝豐、寧國附近地區轉移;第23集團軍亦向宣城以西及寧國轉移;錫澄線守軍即向南京轉移。淞滬抗戰至此結束。
淞滬會戰從1937年8月13日開始,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西撤,歷時3個月。在此期間,日本侵略軍華中方面軍,編成上海派遣軍、第10集團軍,下轄近10個師的兵力,共約28萬人,動用軍艦30餘艘,飛機500餘架,坦克300餘輛,大舉進犯上海。中國先後調集中央部隊和駐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部隊,總計兵力約70餘個師,海軍艦艇約40艘,空軍飛機250架,投入戰鬥。廣大官兵同仇敵汽,鬥志昂揚,以劣勢裝備,與有優勢裝備的敵人拼搏,斃傷日軍4萬多人,堅守上海達3個月之久,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迷夢。
這次會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也為上海工廠內遷,儲存經濟實力,以至掩護國家轉入戰時體制贏得了時間,松滬會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亦有其重要地位和影響。
淞滬地區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和首都的門戶,日本帝國主義早已虎視眈眈。中國無意把戰爭引向淞滬地區自伐肺腑,自損資源,以改變敵進攻方向,而是日本侵略者決意奪占上海。因此,在淞滬地區進行一戰勢必難免。在淞滬地區進行多大規模和多長時間的作戰,要從中日雙方的特點及中國長期抗戰的全域性利益考慮。在上海地區給敵以相當的反擊和消耗,達到一定的戰略目的後,逐次轉移至第二、三防線,再從正面阻擊,翼側反擊給敵以更大的消耗,在戰略上是有利的。把70餘萬大軍部署於敵掌握制主權、制海權的濱海城市,單靠拼消耗,拖時間,幻想求得國際干涉,解決中日戰爭,這是違背持久戰戰略方針和不利堅持長期抗戰的表現,是戰略指導上的嚴重失誤,因而給以後保衛首都南京的作戰,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陳誠也認為:“這次戰略受政治的影響極大,乃是國家的不幸。”'《民國檔案》1987年第1期,第18頁。'
三、南京失陷及日軍大屠殺
日軍侵佔上海後,鑑於進攻發展順利,中國首都南京也指日可待,侵華氣焰更為囂張。11月17日,成立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直接受命於日本天皇。隨後,設立了大本營與政府首腦的聯席會議。
11月24日,日軍大本營召開第一次御前會議,陸軍參謀總長等在上奏作戰計劃中提出,利用在上海周圍的勝利,不失時機地果敢追擊,進攻南京。
此時,日軍乘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撤退之機,以8個師的兵力,分三路水陸並進,進逼南京。日軍上海派遣軍第11、第13、第16師沿京滬鐵路及其以北進擊南京。第10集團軍第114師沿宜興、溧陽、溧水公路前進;另以第6、第18師沿寧國、蕪湖公路進攻蕪湖,以斷中國軍隊沿江往西的退路,國崎支隊從廣德經郎溪、太平渡江,攻佔浦口以截斷中因軍隊後路。日軍企圖從東南北三面合圍南京,佔領中國的政治中心,迫使中國政府屈服。
11月中旬,蔣介石連續召開三次高階幕僚會議,商討防守南京問題。會上多數高階將領認為,日軍由京杭國道、京滬線和長江進逼南京,來勢兇猛,而南京地處長江彎曲內側,地形上背水,易攻難守。加以中國軍隊自上海撤退,戰鬥力受到削弱,短期內無法恢復,但南京作為國民政府首都不作任何抵抗就放棄當然不可,以過多的部隊爭一城一地的得失,亦非上策,因而只能作象徵性防守。適當抵抗之後就主動撤退。訓練總監唐生智則堅持死守。
他說,如果放棄南京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蔣介石在最後一次會議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