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益。”'〔蘇〕安·安·葛羅米柯等:《蘇聯對外政策史》上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中譯本,第318頁。'
同年12月底,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在會見途經莫斯科回國,即將出任外相的日本駐法大使芳澤謙吉時,提議締結蘇日互不侵犯條約。
1932年初,又暗示有意轉讓中東鐵路。其後,蘇聯又透過外交途徑多次提及此事,甚至流露出假若日本同意締結互不侵犯條約,蘇聯方面可以預設偽滿洲國的意向。另外,蘇聯還不許中國從歐洲各國購買的抗日用的軍火途經蘇聯。蘇聯這種嚴守中立的立場,使它對中國的支援顯得軟弱無力了。
二、美、英、法等國的兩面政策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是對英美在亞洲勢力範圍的嚴重挑戰,是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猛烈衝擊。但是,由於他們正處於嚴重經濟危機的困境之中,日本的侵略範圍暫時還侷限於東北三省,又打著反蘇反共的旗號,所以英美對其抱有幻想。他們曾經希望日本帝國主義,假道中國東北,北上進攻蘇聯,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九·一八”事變前一天,日本駐美大使出淵勝次與美國國務卿史汀生商談並達成一項秘密諒解:美國允許“不與聞滿洲事變”,而日本的軍事佔領應限於錦州以北。
9月20日,美國國務院遠東局局長霍恩貝克奉國務卿史汀生之命,召見日本駐美大使出淵勝次,對“事變”發生表示“驚訝”。
9月21日,國民黨政府請求美國政府向日本指出:“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是違反1928年8月27日的凱洛格——白里安公約的”。可是,美國國務院認為沒有必要公佈中國的照會,而且也沒有給予任何答覆。
同日,國聯秘書長德魯蒙德曾徵詢美國政府,它是否打算控告日本違反凱洛格公約。美國國務卿史汀生立刻回答說,美國並不認為對東北事件進行這種干涉是合適的。'〔蘇〕耶·馬·茹科夫:《遠東國際關係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年版,第415頁。'
9月24日,美國政府以內容相同的照會,分別致中、日兩國政府,對“事變”表示“遺憾”、“憂慮”,希望中、日兩國政府“各自調處其武裝軍隊”,按照國際公法與國際協定,“達到解決歧見之舉動”。'《國聞週報》第8卷第39期,1931年10月5日。'
10月8日,日本空襲錦州。美國擔心日本向關內擴張,於10月9日召開了專門內閣會議。國務卿史汀生在會上指出,日本的行動表明,它已把各項國際條約“視如一堆廢紙”。史汀生提出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可能導致美日戰爭,只能施加外交壓力,即所謂進行“道義制裁”。'〔日〕秦鬱彥:《太平洋國際關係史》,福村出版股份公司。1972年版,第201頁。'
10月下旬,美國總統胡佛竟發表談話贊同日本侵略中國,他說:“假使日本人公開地對我們說:我們不能再遵守華盛頓協議,因為……我們在北方已和布林什維克的俄國為鄰,如果在側面再有一個布林什維克化了的中國,我們的存在就要受到威脅,所以,讓我們有恢復中國的秩序的機會吧!……我們是不能提出異議的。”'《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資料選輯》下卷第1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3頁。'
這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就更加有恃無恐了。
11月初,日軍向黑龍江推進,西方國家如釋重負,以為它要進攻蘇聯了。於是,美國國務卿史汀生於11月5日向日本駐美大使宣稱,美國對東三省事件之態度並未變更。
11月16日,美國列席國聯理事會的特別代表道威斯在巴黎發表談話說:“日本為保衛日僑生命財產的安全起見,對滿洲的進兵是不可避免的。”'《現代國際關係史》,知識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頁。'
但是,當日軍攻佔黑龍江省省會齊齊哈爾以後,日本即照會蘇聯,表示對蘇並無意採取敵對行動。而且,於11月26日,由日本駐國聯代表芳澤謙吉通知美國,日本準備回師進攻錦州。美國便透過駐日大使向幣原外相面交一份備忘錄,表示“對此殊為關切”;同時,策動國民黨政府向國聯提出劃錦州為“中立區”。但日本為了獨吞中國東北,進而開啟侵佔華北的門戶,於1932年1月3日佔領了錦州。對此,美國政府於1月7日向中、日兩國政府發出照會,宣稱:
“……鑑於目前的局勢及在此局勢下美國本身的權利與責任,美國政府認為它有義務照會日本帝國政府及中華民國政府,美